法律知识

受委托人员是否构成渎职罪主体

2012-12-18 19: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受委托人员是否构成渎职罪主体在司法实践中,对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的适用问题出现一些新情况,存在不同认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此作出明确解释。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胡康生在23日开始举行的全国人大常

    受委托人员是否构成渎职罪主体

      在司法实践中,对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的适用问题出现一些新情况,存在不同认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此作出明确解释。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胡康生在23日开始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就关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草案作了说明。

      胡康生说,我国刑法专设渎职罪一章。1997年修改刑法时,将本章所规定的犯罪主体由国家工作人员修改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宪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是在上述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遇到一些新情况:一是法律授权规定某些非国家机关的组织,在某些领域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二是在机构改革中,有的地方将原来的一些国家机关调整为事业单位,但仍然保留其行使某些行政管理的职能。三是有些国家机关将自己行使的职权依法委托给一些组织行使。四是实践中有的国家机关根据工作需要聘用了一部分国家机关以外的人员从事公务。上述这些人员虽然在形式上未列入国家机关编制,但实际是在国家机关中工作或者行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一些部门认为,这些人员在行使国家权力时,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也应按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罪的规定处罚。

      胡康生说,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制工作委员会邀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务院法制办等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对刑法渎职罪主体的适用问题进行了研究,拟作出解释: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112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