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诈骗8万有希望缓刑吗

2021-09-08 18: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诈骗罪,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经济犯罪行为,如果属于以单位名义以及单位利益实施的一种诈骗行为,那么就会具有受到刑罚惩罚的性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那么,诈骗8万有希望缓刑吗?下面看看找法网小编介绍吧!

  一、诈骗8万有希望缓刑吗

  不能,诈骗8万属于诈骗数额巨大范围。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所以不能缓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诈骗8万有希望缓刑吗

  二、诈骗罪的概念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三、诈骗罪增设单位犯罪的法律意义

  诈骗罪增设单位犯罪的实质意义是以单位名义、为单位利益实施严重社会危害性、符合诈骗罪客观形态的行为,是否需要追究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一)以单位名义、为单位利益实施的诈骗行为具有应受刑法惩罚性

  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刑罚当罚性,取决于二点:一是该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二是该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以单位名义、为单位利益实施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并不能因为其是以单位名义、为了单位利益就能消除其严重社会危害性。从实践看,以单位名义、为单位利益实施的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已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在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完全具备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刑事责任的条件。其次,犯罪的本质是侵犯法益而不是行为人取得利益。就对法益的侵犯来说,单位集体实施的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与单纯自然人实施的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没有质的区别。

  (二)以单位名义、为单位利益实施诈骗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为了单位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虽然单位诈骗的事实的存在,但单位实施了诈骗行为不等于刑法意义上的单位犯罪。我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中可以看出,并非一切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犯罪,只有“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是单位犯罪。既然刑法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成为诈骗罪、故意杀人罪等罪名的主体,因此不能认定类似案件属于单位犯罪,因此也就不能对单位进行刑事处罚。

  以上是一篇关于“诈骗8万有希望缓刑吗”方面的文章的介绍,主要介绍了诈骗8万是否有希望可以判缓刑。此外,还有诈骗罪的概念以及诈骗罪增设单位犯罪的法律意义,对于诈骗罪方面的法律问题,可以自行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770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