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警惕网购“秒杀”活动的骗局

2014-06-10 09: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导读: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的时候,打开许多购物网站的页面,都会有大量秒杀广告。一些秒杀活动本身就存在陷阱,一些骗局甚至就滋生在你买我卖之间,一些不法分子设计钓鱼网站制造购物陷阱,破坏了正常的网络...

  导读: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的时候,打开许多购物网站的页面,都会有大量“秒杀”广告。一些“秒杀”活动本身就存在陷阱,一些骗局甚至就滋生在你买我卖之间,一些不法分子设计钓鱼网站制造购物陷阱,破坏了正常的网络购物秩序,损害了买家的切身利益,让消费者成为受害者。

  一、“秒杀”活动存在的陷阱:

  (一)“秒杀”价高过市场价。“秒杀”商品价格虚高早已是“秒客”们心照不宣的共识,而一些顾客仍抱着侥幸心理“搏一番”。据报道,一位南宁消费者用1800元的价格,“秒”杀到一件标价6000元的皮衣,原本欣喜若狂的他,却在出差时偶然看到商场同款的皮衣原价只要3688元,而折价后仅要1400多元。由于已经确认付款,他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二)设局让买家二次消费。据报道,一名网民在参加99元“秒杀”钻石戒指的活动中,秒到了一枚钻戒。正当她高兴不已时,客服人员却通知她,赶快补足尾款。在客服人员的引导下,她在网页的一个不起眼角落处看到了“秒杀必读”的链接,原来此次“秒杀”的商品只是钻戒上的钻石,戒托不在“秒杀”范围之内,戒指的戒托是18K白金的,需要额外付费1299元购买。而当她表示自己能否只要钻石不要戒托时,遭到客服人员拒绝。原来这是卖家设局想要买家二次消费。

  (三)运费比“秒杀”价高。一些商家打出“一元秒杀”的广告吸引眼球,却要求买家付出超过合理范围的高额运费。一位网友透露,“1元的秒杀价,接着收你59元运费,商品本身都不值这个运费啊。”有网友表示,自己花10元秒杀得的真皮购物袋,运费要30元,而到手后又发现与商品描述严重不符,根本不是真皮。更让她气愤的是,网上同类购物袋标价竟然只要28元。

  (四)“秒杀”商品不含“三包”。1元卖几十、甚至上百元的商品,明显就是赔本买卖,也只有大商家愿意“赔本吆喝”来吸引人气,而店家则是用此来清空库存。“几十件商品,一刷新界面就全没了。”网店老板说。另外,据爱看博客网调查,发现“秒杀”的商品往往不含“三包”,就算消费者对“秒”来的商品不满意,也不能享受“三包”,就算商品与网店里的描述有差异,也只能哑巴吃黄连。现在网购越来越发达,厂商和私人网店的营销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加上网购在售后服务方面存在许多漏洞,因此网民在购物时一定要保持理性,避免遭受损失。

  二、“秒杀”诈骗的主要方式:

  (一)以正规公司或组织的名义制作一个假网站,发布大量低价物品“秒杀”广告,通过谎称“秒杀”商品成功等信息,让消费者向其指定的账户打款,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

  (二)制作大量与某个知名网站相似的“秒杀”钓鱼网站诱骗受害者进入,受害人一旦在该网站页面填写银行账户、密码等信息,财产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三)通过大量发布“秒杀”广告,骗取网民点击其制作的网站,并在网站“秒杀器”软件中暗藏木马病毒,通过木马病毒控制受害者电脑,从而盗窃个人及企业相关信息。

  (四)有些专玩猫腻的“秒杀”网站,通过欺骗网络消费者充值购买“秒杀币”、“代秒”某些商品等行为,骗取网民钱财。

  三、打防建议:

  (一)加大防范宣传。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泛宣传,及时向群众揭露诈骗特点,提醒群众切勿贪图蝇头小利,网购时应尽量在正规网站购物,同时不使用秒杀器之类的非官方外挂软件,对一些不知名的网站、网页和链接不要轻易点击、下载,同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及时安装一些网络安全软件,提高计算机自身安全防护能力。

  (二)加大打击力度。公安机关在接到此类报案后,要认真梳理案件线索,协同网监部门,从涉案电话、货单信息等一系列线索中寻找突破点,打击犯罪团伙。

  (三)建立协作机制。建立与大型物流企业协作机制,实现物流货运信息向公安机关开放查询,方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

  (四)加强地区协查。此类案件并非独立发生,在各地都有类似的案例,各地各部门加强协查合作,全力查处案件源头,严厉打击此类犯罪。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661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