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集资诈骗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2021-05-13 10: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有利可图等为名,收敛公众存款,本质却为诈骗的行为。集资诈骗罪因为侵犯公众合法财产权而为刑法所规制,一旦触犯,就会受到刑法的定罪量刑。那么,集资诈骗罪处罚标准是什么呢?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集资诈骗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集资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集资诈骗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二、认定保险诈骗罪的法定情形

  1、财产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物质财富及其有关利益、人的生命、健康或有关利益。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是指在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保险对象。以为日后编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保险合同约定保险人只对因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原因引起的保险事故承担赔偿责任,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隐瞒发生保险事故的真实原因或者将非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原因谎称为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原因以便骗取保险金;对确已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的。则故意夸大损失的程度以便骗取额外的保险金。

  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4、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这是指在保险合同期内,人为地制造保险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以便骗取保险金。

  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这是指在人身保险中,为骗取保险金,制造赔偿条件,故意采用不法手段,造成被保险人的伤亡或疾病。行为人具备上述五种行为方式之一,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构成保险诈骗罪。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三、非法集资的特征

  非法集资活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以及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的集资。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还包括以实物形式或其他形式;

  3、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

  以上便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集资诈骗罪处罚标准是什么的内容。集资诈骗罪处罚的轻重与行为人集资诈骗所涉及的数额大小息息相关,数额越大,处罚越重。除此之外,还与行为人诈骗手段、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等有关。若您还有此方面的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840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什么是集资诈骗罪
一般将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都称为非法集资。但二者又不同。我从承办过此类案件感悟,如果经款项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确实有项目,投资失败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性;如果虚构事实、采取欺骗手段或用于挥霍、卷款潜逃都会认定集资诈骗罪。 集资诈骗罪是有死刑的。 刑法第192条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行为。 量刑标准 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个人20万元以上,单位50万元以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个人100万元以上,单位250万元以上)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数额特别巨大(个人100万元以上,单位250万元以上)并且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分别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犯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刑法第176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无权办理存款业务的单位或个人采用非法方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金融机构违反规定,以高利率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界定:(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以到期还本付息的“存款”为形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集资诈骗则通常以分股息、分红利的方式引诱公众投资。(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观目的是企图通过这种活动达到营利的目的,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其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供个人挥霍消费。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