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犯罪预备中止处罚吗

2021-05-15 13: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人在预备犯罪或者已经开始实行犯罪的期间内,主动放弃犯罪,并且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犯罪预备是指犯罪行为人所实施的一切为犯罪行为做准备的活动。更多关于犯罪预备中止处罚吗,请继续阅读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

  一、犯罪预备中止处罚吗

  《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中止处罚吗

  二、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的认定

  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

  1、犯罪预备的中止即停止预备犯罪,犯罪人不再继续为实行犯罪做准备。

  2、犯罪预备阶段进行到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即没有按照预备的犯罪形式继续实施犯罪。

  当出现了这两种情形之一的时候均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的中止标志着犯罪人实行对应犯罪的犯意消灭,但是犯罪人并不当然停止犯罪,在一种犯罪预备阶段发生犯罪中止后,可能又会发生另一种犯罪预备。

  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

  有关犯罪预备阶段中止的认定应当严格按照法律上规定的条件来进行认定,特别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上,如果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那么可能导致对犯罪预备的相关情况认定的错误,具体情况下可以向司法机关咨询相关情况的认定,避免出现违法行为。

  三、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四条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综上所述,对于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的处罚,还要看是否已经造成了实际的损害,但是应当会减轻处罚。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犯罪预备中止处罚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504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