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对办房贷有影响吗

2020-12-22 18: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信用卡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消费方式,持卡人只要按时还款就可以,也存在一些恶意透支信用卡或者逾期不还款的人,不过有时候持卡人也可能是确实忘记还款了,等去办房贷了才知道。那么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对办房贷有影响吗?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对办房贷有影响吗

  信用卡逾期很可能影响你以后办理房贷。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参考个人近2年的逾期次数,通常情况下若夫妻一方两年内连续三次逾期还款,或累计六次逾期还款将很难再获得贷款。

  根据信用逾期的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2种情况:

  1、仅有一两次信用卡逾期。

  此种银行一般不会拒贷,但是有可能会适当提高贷款利率,就是上面说的第一种情况。

  购房者可以多询问几家银行,因为如果楼盘合作银行房贷利率有优惠的话,在部分银行申请贷款是可以享受优惠的,选一家利率最低的即可。

  2、两年内连续3次或累计6次的信用卡逾期。

  通常而言,银行在审批房贷时会参考个人近2年的逾期次数,一般情况下若夫妻一方两年内连续三次逾期还款,或累计六次逾期还款将不能获得贷款。需要指出的是,连续三次逾期还款的含义是,比如一笔资金还款期限是一个月,连续三个月未还;而累计六次,比如逾期一次,还了;又发生了逾期,如此发生六次。

  若持卡人忘记还款,可以申请容时还款。容时还款指的是持卡人在最迟还款日后三天之内的还款,都可以算作按时还款,个人征信记录中不会记录逾期。若持卡人在银行容时宽限的时间之后还款,应立即上交一份“非恶意逾期证明”给银行,申请撤销逾期记录,也是可行的,前提是金额不能太大。通常,不良信用记录会被央行征信中心保留5年,5年后将删除。但是信用污点一旦产生,即使是无心之过,在5年之内也不可消除,所以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

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对办房贷有影响吗

  二、信用卡逾期一次严重吗

  信用卡逾期一次不算很严重,但也要看具体情况:

  1、态度很重要,主动到发卡行当地卡部说明实际情况。不要躲避,否则银行会认为恶意拖欠。就算不能全额还款,也要尽量还一部分表示诚意。

  2、信用卡欠款出现以下情况银行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经其他催收方式催收无效,透支本息超过1000元的、掌握欠款客户存款及其他财产信息,需经法院冻结和判决的、因欠款不还而遭同业起诉,需共同参与清收的。

  3、逾期记录会自动进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各银行不需要上报。结清欠款后也不会撤销不良记录,只会在结清后的24个月在系统里被覆盖。征信系统只能查询到最近24个月的记录。

  4、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信用卡恶意透支会产生不良信用记录、产生利息、滞纳金、自还清欠款日起5年内无法在银行办理信贷类业务。

  5、信用卡欠款不还,银行会通过多个途径进行催收,如果其中表示还款并做出还款计划,实际履行的,银行不会报案作为刑事案件处理。如果拒不还款,银行一般会通过民事途径起诉,再不还款的才会启动报案程序。如果公安立案后,再不还款,有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

  三、信用卡逾期记录怎么消除

  1、首先还清欠和逾期相关费用

  2、继续使用这张卡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用的保持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而不良信用卡显示的记录只显示过去24个月的记录情况。逾期后,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使用这张卡片,用新的还款记录覆盖原有的负面记录,24个月后就会产生新的信用记录,待记录刷新后就不会影响个人信贷。

  3、不要跑路

  长期逾期,不仅会产生利息还有高额滞纳金,如果跑路,银行会认定你恶意透支而报警。

  4、及时全额还款并说明

  若由于一时疏忽大意忘还款,在逾期后一定要及时全额还款。此后打电话给银行说明自己并非恶意逾期,通常银行会帮你消除逾期记录。

  5、无力还款需及时说明

  如果因为失业或者疾病导致无力按时还款,在最后还款日之前,主动向银行陈述自己的经济状况,申明自己并非恶意欠款,可以申请延迟还款和利息优惠。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对办房贷有影响吗"等相关法律知识。信用卡逾期是很有可能影响房贷办理的,因为银行会审核申请人近2年的逾期次数。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704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