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是什么让小小年纪的未成年人走入了犯罪?

2017-02-17 14: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一份来自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发生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中,14岁至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至2016年已突破50%,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

  未成年人因受自身限制,容易集结成或大或小的团体,互相依靠掩护,相互配合利用,专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一、家庭、学校、社会的角色扮演有偏差

  由于未成年人的世界观尚未成型,认知、辨别是非、抵制各种不良影响的能力较弱。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不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片面地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在校园里,学校为了取得高升学率,以满足社会及家长的期望,重智育轻德育,重教学轻育人,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不良文化的存在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增多的直接诱因之一。目前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游戏中,充斥着大量的色情、凶杀、暴力的内容,严重损害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尤为突出的是,沉溺于上网已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寻求心理释放的方式错误

  在这三方的压力下,青少年渴望寻求到自己的同类,渴望被理解,在这样的“契机”下,三五个甚至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开始慢慢聚集在一起,一起吐槽、抱怨家庭、学校、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各种痛苦,他们需要被倾听,却没有人愿意去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需要将自己内心的这股力量发泄出来。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一个人的胆量是弱小的,但是,因为有了共同话题,他们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连接在一起,让他们变得强大,过去自己想做不敢做的,因为有了同伴,他们迈出了这一步,每个人心中的恶开始被放大,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而且在青少年团伙的组成中,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多团伙内都是由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共同组成的,对于城市的孩子而言,他们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环境的程度更深,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他们开始学会贪慕虚荣,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

  在他们的眼里,大人的世界是需要仰视的,他们渴望自己快速成为大人,想让自己享受和大人一样的待遇。所以他们想要被关注,乐于寻求刺激,想要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存在感,犯罪很多时候就成为了他们彰显自我的“工具”。

  而在团伙中的农村孩子,他们更多时候处于被支配的状态,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他们习惯了农村质朴的民情,扑面而来的大城市的喧杂让他们不知所措,他们被动的接收着所谓大城市的各种风俗,渴望能够融入这个看似美好的花花世界,大多数的他们对于善恶还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为了融入这样的世界,他们照猫画虎,邯郸学步式的学习着大城市人的一举一动,跟着城市里的孩子寻求新鲜的事物,填充内心不安的世界,一步步走向迷途。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356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