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我国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2021-05-23 18: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贷款诈骗是严重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类犯罪行为,为了保护银行及金融机构的财产利益,以及我国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我国刑法规定对其进行严厉的打击,那么我国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我国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一是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二是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三是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四是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五是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究。

  《刑法》第193条规定,犯贷款诈骗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我国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二、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贷款诈骗罪,就要符合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还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贷款是指作为贷款人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诈骗贷款的犯罪分子串通并为之提供诈骗贷款帮助的,应以贷款诈骗罪的共犯论处。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三、贷款诈骗罪的处罚

  1、一般处罚。

  自然人犯本罪的,没收财产。

  2、情节严重。

  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其中数额巨大,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是指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其他严重情节,则是指下列情节之一者:(1)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较大的;(2)挥霍贷款,或者用贷款进行违法活动,致使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3)隐匿贷款去向,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4)提供虚假的担保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5)假冒他人名义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3、情节特别严重。

  所谓情节特别严重,是指诈骗贷款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参照《解释》,前者即数额特别巨大,是指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后者即情节特别严重情节,是指下列情节之一者:(1)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巨大的;(2)携带贷款逃跑的;(3)使用贷款进行犯罪活动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我国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的相关知识。由此可知,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就应当立案处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277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