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对相约自杀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2020-12-04 17: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相约自杀是指行为人之间约定在特定时间通过特定的方式一起自杀的行为。相约自杀是介于故意杀人罪和自杀之间的一种情况,所以在司法实践中也是比较难以认定的。下面找法网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关于对相约自杀的行为应如何处理的相关法律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对相约自杀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相约自杀,是指二人以上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如果相约各方面均自杀身亡的,不存在刑事责任问题。对于其他相约自杀的案件,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1)如果相约对方各自实施自杀行为,其中一方死亡,另一方自杀未逞,未逞一方并不负刑事责任,不能认定未逞一方犯有故意杀人罪

  (2)如果相约自杀,其中一方受嘱先杀死对方,继而自杀未逞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是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

  1、杀人行为是类型性地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并非任何能够致人死亡的行为都是杀人行为。

  2、并非行为人主观上只要有杀人的故意,其客观上所实施的行为都构成故意杀人罪。

  3、对实施积极“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而不能认定为无罪。

   对相约自杀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二、致人自杀的怎样处理

  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

  (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以侮辱罪论处。

  (3)行为人先前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只要行为人对这种自杀结果没有故意,应按其先前的犯罪行为定罪,而将自杀结果作为量刑时考虑的一个从重或选择较重法定刑处罚的情节。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相约自杀的行为应如何处理的相关法律规定。相约自杀的情况很复杂,并没有一个单一的解决方式。需要我们根据不同情况来具体判断该怎么进行处理。希望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666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