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团伙怎么判

2021-02-04 19: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现在个人信息的保护已经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如果我们的信息被泄露,那么很有可能造成我们财产和生命的安全。一般非法获得我们信息的都是团队,那么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整理关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团伙怎么判的相关内容。

  一、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团伙怎么判

  1、获取出售50条“敏感信息”即可入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罪要件为“情节严重”。对于这里的“情节严重”,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释明确了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等十项认定标准。

  2、根据不同类型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程度,司法解释设置了不同的数量标准。对于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条“敏感信息”以上即算“情节严重”。

  3、对于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标准则是500条以上;对于其他公民个人信息,标准为5000条以上。

    4、降低内部人员入罪门槛,目前,对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最大危害的,主要是银行、教育、工商、电信、快递、证券、电商等行业的内部人员泄露数据。

  5、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该罪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司法解释规定的相关标准一半以上的。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团伙怎么判

  二、个人信息的具体内涵

  1、对于公民的个人信息具体内涵,法条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加之我国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还没有出台,使得本条的具体司法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

  2、对个人信息的内涵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典型的有“公民个人信息 ,一般包括姓名、住址、电话 (包括手机用户信息)、身份证号、个人身份或房地产权证件复印件、个人履历、病史等。

  3、凡是未经本人许可或者其他相关部门依法要求的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一切个人信息均可成为作为本罪犯罪对象的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

  4、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我们认为,应当从广义上对其进行界定,所谓个人信息是指以任何形式存在的,与公民个人存在关联并可以识别特定个人的信息。

  5、几乎有关个人的一切信息,数据或者情况都可以被认定为个人信息。

  三、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团伙怎么判相关内容。我们的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都是常重要的,如果获取个人信息的数量较大,将会入刑,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223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