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自首后会不会被判刑

2021-09-13 14: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就经常会看到司法机关对犯罪的人说工作对他后面的减刑会有一定的帮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形,一般罪犯主动投案自首的,也会相应地减轻或者从轻处罚。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自首后会不会被判刑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自首后会不会被判刑

  犯罪嫌疑人自首后,会不会被判刑依据犯罪情节和自首情节而定,如果犯罪情节比较轻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自首后会不会被判刑 

  二、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自首

  在通常情况下,自动投案是犯罪分子主动、直接向公安、检察或者审判机关投案。但是在下列几种情况下也应视为自动投案:

  1、犯罪分子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

  2、犯罪分子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电信投案的;

  3、犯罪后逃跑,在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

  4、经查实犯罪分子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均属自动投案;

  5、送子女或亲友归案的,虽然并不是出于犯罪分子主动,而是在家长、亲友规劝、陪同之下才投案的,或者是在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分子家长之后,家长送犯罪分子归案的,都视为自动投案。

  三、自首和立功的区别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

  自首和立功都是法定量刑情节。

  1、共犯人在自首和立功上成立要件不同:

  (1)共犯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本人同案的同案犯罪事实,成立自首;

  (2)共犯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与本人不同案的同案犯罪行,经查证属实,或者共犯人协助抓获同案犯,成立立功。

  2、法律效果不同:

  (1)自首对事不对人,采取相对从宽处罚原则: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2)立功对人不对事:

  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仅限于自首之本罪,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般来说,犯罪嫌疑人自首后,会不会被判刑依据犯罪情节和自首情节而定,如果犯罪情节比较轻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自首后会不会被判刑的相关内容,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或者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038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