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专题
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
2019-10-04 04: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精选案例
父母去世后1,2,3对楼房有什么财产关系?3,5之间的合同有无效力?为什么?1,2,3,4有无权利要求租房者搬出?租房者有哪些权利?3应对4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
如有意咨询或者聘请律师 可电话或当面咨询我(北京律师王建彪,免费咨询电话:13611119491)
请问:1.公司所要求的违约金合不合法?2.我们双方所签署的劳动合同有无法律效力?3.公司要求我必须将辞职标题写为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我该怎样维护我的权利?可否只交辞职信而在正式办理工资等结算手续时补
辞职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是单位违约在先,比如:社保、加班费等方面,单位未履行义务,你就不存在违约责任。
请问:1.公司所要求的违约金合不合法?2.我们双方所签署的劳动合同有无法律效力?3.公司要求我必须将辞职标题写为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我该怎样维护我的权利?可否只交辞职信而在正式办理工资等结算手续时补
1、公司要求违约金不合法。2、有法律效力。3、公司无权要求你改为解除劳动合同。4、可申请劳动仲裁。
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有哪些?规定是怎样的?
《合同法》将效力待定合同规定为三类:一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二是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订立的合同;三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此三类合同分别是由于有关当事人缺乏缔约能力、缺乏定立合同的资格或缺乏处分能力造成的,如果给有关权利人赋予承认权,使之能够以其利益判断做出承认而使合同有效或者拒绝而使合同无效,往往是有利于权利人的利益,有利于促进交易的。因此,将这类合同规定为效力待定合同,是符合权利人的意志和利益的。 效力待定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 一、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结的合同。 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也必须要求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从主体资格上讲,是有瑕疵的,因为当事人缺乏完全的缔约能力、代签合同的资格和处分能力。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合同受有关法律效果上的利益时,无论是丧失权利或负担义务,纵使其在经济上获得巨大利益,亦不属于能获得法律上的利益。德国、瑞士、奥地利民法采用此种标准。以前的司法实践在处理此类合同时,基本上是认定为无效合同。此类合同应当认定为效力待定合同。这是因为: (1)此类合同与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不同,它并非因为当事人故意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及社会公共利益,也不是因为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导致合同可撤销。主要是因为,当事人缺乏缔约能力和处分能力所造成的,这类合同并非不可补救的。 (2)这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是符合权利人利益的。 (3)有利于促成更多的交易,也有利于维护相对人的利益。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要具有效力,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这种合同一旦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就具有法定效力。在没有经过追认前,该合同虽然成立,但是并没有实际生效。所谓追认是指法定代理人明确无误的表示,同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签订的合同。这种同意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无需合同的相对人同意即可发生效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应当以明示的方式作出,并且应当为合同的相对人所了解才能产生效力。 根据《合同法》第47条第2款的规定,合同的相对人可以催告限制民事行为人的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所谓“催告”就是指的相对人要求法定代理人在一定时间内明确答复是否承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法定代理人逾期不作表示的,则视为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设立相对人的催告权,可以避免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从而也可以维护相对人的利益,但是相对人的催告应当有明示的方式作出。同时,对于相对人催告中一般要定一个期限,合同法规定以一个月为限,超过这个期限,法定代理人不作答复的,视为拒绝追认。 相对人除了有催告权外,还有撤销合同的权利。这里的撤销权是指合同的相对人在法定代理人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之前,撤销自己对限制民事行为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在此类合同中,如果仅有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权而没有相对人的撤销权,那么,法定代理人作出追认前,相对人就不能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只能被动的依赖法定代理人追认或者否认,这对相对人是很不公平的。设定相对人的撤消权正是为了使相对人与法定代理人能有同等的机会来处理这类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但是相对人撤销这类合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撤销的意思表示必须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作出的,对于法定代理人已经追认的合同相对人不得撤销。 2、只有善意的相对人才可以作出撤销合同的行为。 3、相对人作出撤销的意思表示时,应当用通知的方式作出,任何默示的方式都不构成对此类合同的撤销。 二、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缔结的合同。 1、因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的种类 所谓无权代理的合同就是无代理权的人代理他人从事民事行为,而与相对人签订的合同。因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有以下三种情形: 订立合同 订立合同 (1)根本没有代理权而签订的合同,是指签订合同的人根本没有经过被代理人的授权,就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签订的合同。 (2)超越代理权而签订的合同,是指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有代理关系而存在,但是代理人超越了被代理人的授权,与他人签订的合同。 (3)代理关系中止后签订的合同,这是指行为人与被代理人之原有代理关系,但是由于代理期限届满、代理事务完成或者被代理人取消委托关系等原因,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已不复存在,但原代理人仍以被代理人名义与他人签订的合同。 2、无权代理人与相对人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与他人签订的合同是一种效力待定的合同。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尽管缺乏代理权,存在着主体的瑕疵,但是这种缺陷是可以通过本人的追认加以补正的。 中国《合同法》第48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中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2] 将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纳入效力待定是基于以下原因: (1)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并非都对被代理人不利,有些因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对被代理人可能是有利的。 (2)从本质上讲,无权代理行为也具有某些代理人的特征,如无权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第三人也愿意与被代理人签订合同,如果被代理人事后授权,也就意味着事后对合同的承认。 (3)经过事后的追认,可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的稳定和保护合同相对人的利益。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合同法》第48条第1款规定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也就是说,合同一旦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就具有效力。所谓追认是指,被代理人对夫权代理行为事后予以承认的单方意思表示,向相对人作出。如果仅向无代理权人作出意思表示,也必须使相对人知道后才能产生法律效果。一旦被代理人作出追认,因无权代理所订立的合同就从成立时产生法律效力。追认权是被代理人的一项权利,即被代理人有权作出追认,也可以拒绝追认,如果被代理人明确的表示拒绝追认,那么因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就不能对被代理人产生法律效力。 订立合同 订立合同 3、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都是经过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进行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谈判、签订合同等。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负责人的权限不是无限制的,他们必须在法律的规定或者法人的章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责。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却大量存在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合同的情形。《合同法》第50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视为有效。” 《合同法》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基于以下原因: (1)中国《民法通则》第38条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根据法人的组织章程的规定,是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由此可知,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是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职权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本身就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法定代表人的行为或者其他组织负责人的行为就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因此他们执行职务的行为所产生的一切后果都应当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 订立合同 (2)对于合同的相对人来说,他只认为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就是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他一般并不知道也没有义务知道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负责人的权限到底有哪些,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内部规定也不应对合同的相对人构成约束力。否则,将不利于保护交易的安全,也不利于合同相对人的利益,对合同相对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3)从以往的司法实践来看,由于对大量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超越权限而订立的合同作无效处理,严重地损害了合同相对人的利益,助长了一些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借此逃避责任,谋取非法利益。因此,承认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超越职权的行为有效,可以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也符合交易的规则。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在订立的过程中,合同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负责人的行为超越了权限,而仍与其订立合同便是具有恶意的行为。那么此时,合同就不具有效力。因此,合同法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视为有效。 三、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 无权处分是指无处分权人以自己名义擅自处分他人财产。依新合同法的规定,无权处分行为是否发生效力,取决于权利人追认或处分人是否取得处分权。 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效力待定合同中,法律赋予有关民事主体以追认权、拒绝权,赋予相对人以催告权、撤销权。 当效力待定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即无效时,如何维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下列规则体现了对善意相对人利益的保护。 1、效力待定合同制度赋予相对人催告权和撤消权两项权利,以维护善意相对人的权益。 2、无处分权人所订合同,不影响善意买受人根据善意取得制度所取得的权利。由于权利人拒绝承认,合同被宣告无效,财产已交付的,如果受让人善意取得动产,则依法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如交付的是不动产,因不动产所有权变动应实行登记,故不发生善意取得的问题。 3、无权代理人所订合同,如本人不予追认的,对本人不发生代理人行为带来的后果,但如果该无权代理行为具备一般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那么该代理行为仍将产生一般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并由该无权代理人自己作为当事人承担其法律后果
点赞
分享
相关知识推荐
效力待定合同具体有哪些
合同审查
9999阅读
出国劳务居间合同(有资质)
劳务合同
9999人浏览
对效力待定合同三种情形之理解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9999人浏览
效力待定合同包括哪些
合同审查
9999阅读
承揽合同主要条款有哪些
合同范本
9999人浏览
效力待定合同制度的反思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9999人浏览
效力待定合同有什么
合同审查
9999阅读
通用版借款合同(有担保)
民间借款
9999人浏览
效力待定合同有哪几种
合同审查
9999阅读
效力待定合同有什么种类
效力待定合同
9999人浏览
效力待定合同都有哪些
效力待定合同
9999人浏览
恋爱时男方给的钱,分开了需要还吗
赠与合同纠纷
9999人浏览
效力待定合同的主要类型
合同解释
9999人浏览
双方谈恋爱期间男方给女方转的钱分手后需要还吗
赠与合同知识
9999人浏览
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有什么类型
效力待定合同
9999人浏览
既不发货也不退款,我该如何处理?
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协商、法律诉讼和仲裁。首先尝试与对方协商,无果后可根据合同选择诉讼或仲裁,具体取决于
恋爱中男方给女方的钱能退吗
赠与合同知识
9999人浏览
公司跟业主方合同没正式签的情况下与劳务班组签的合同有法律效力
常见处理方式为确认双方是否补签或协商解决。若单位愿补签,则合同有效;若不愿,应尽快协商或寻求法律援助
冒充本人签字有什么法律责任
合同订立程序
9999人浏览
签合同被坑了怎么办
签合同被坑需维权。操作:1. 尝试与对方沟通解约;2. 若沟通无果,收集证据,根据合同条款申请仲裁;
二手车没有买卖合同对方想退车在法律上生效吗
买卖合同知识
9999人浏览
自来水公司换水表弄坏管道怎么办
自来水公司换水表损坏管道,常见处理为协商维修或赔偿。应先与自来水公司沟通,要求其尽快维修并恢复供水,
买二手车交了定金没签合同不想买了怎么办
买卖合同知识
9999人浏览
你好律师,如果在成都崇州地区,想咨询以租代购手机首付多少
处理方式:从法律角度,处理以租代购手机首付问题的常见方式包括:1.查阅合同条款:详细阅读租赁购买合同
签订了课程销售协议,售卖课程的机构一开始说是前三个月有保底,
根据协议条款,若机构未履行保底承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索赔。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再诉讼。
我被诱导弄了先上课后付费消费贷7650,扫码支付850。对方
对方让支付3400才退款不合理。你是被诱导办理消费贷,可先收集诱导证据如聊天记录、录音等。然后与对方
你好,我被诱导弄了先上课后付费消费贷。现在五天了,想退了,对
诱导办理消费贷存在问题。若对方诱导,你有权主张撤销合同。可先收集诱导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然
加载中
可能感兴趣
法律内容
北京律师
上海律师
广州律师
深圳律师
重庆律师
婚姻家庭
劳动纠纷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