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公司发给王某的产假工资未本人工资标准工资的80%。王某遂要求公司补发所欠工资,公司以职工生育发给本人标准工资80%的产假工资是公司的规定为由拒绝了王某的要求。为此,2005年1月20日,王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该公司按规定发给其全部工资。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调解期间,王某又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要求维护其劳动报酬权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了解到此案已由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因此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王某的投诉作出不予理的决定,并告知王某应当依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请对以上劳动保障监察行政行为的正误作出评析。谢谢!

仲裁
2018-09-29 10:12:3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虽然法律规定工资争议适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受限制、劳动关系终止一年”的特别时效,但由于按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凭证最低保存期限为两年,对超过两年未支付的工资,即使未过仲裁时效,劳动者会因为举证困难难以主张。而在一些省市,明确规定劳动者主张超过两年的加班费不支持。
    因此,劳动者主张工资方面的权益,应当既不超过法律规定的时效,又在拖欠工资两年内申请仲裁。以上就是关于劳动报酬争议诉讼时效 的解答。

  • 1、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是一年。
    2、公司是否有关的奖惩制度,如果奖惩制度有规定,并且公司将这些制度已经告知你的情况下,公司有权利按照公司的奖惩制度进行处罚。如果没有奖惩制度,或者没有将该制度告知你,那公司的行为就是违法的行为。你可以要求公司支付你的工资报酬,包括提成。
    3、你向公司提出了书面的辞职申请,公司没有批准但是没有及时的通知你,致使你没有按照公司的规定办理辞职手续,公司存在过错,应该有公司承担责任。
    4、你可与公司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必须遵守的原则规定如下:  
    (1)事实清楚原则。所谓事实清楚原则,是指在仲裁程序中,应当坚持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调解的原则。事实清楚是调解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才能使双方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从而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事实不清,不能调解。  
    (2)自愿原则。所谓自愿原则,是指在仲裁程序中,是否进行调解,能否达成协议,完全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当事人如果不自愿,就不能调解。这就是说,劳动仲裁机关在仲裁程序中,要充分尊重当事人或调或裁的权力,不得强迫。  
    (3)合法原则。所谓合法原则,是指在仲裁程序中,调解活动和协议内容,都必须符合劳动实体法和仲裁程序法的规定。就是说,调解程序和协议必须合法,否则不能成立。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