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7月5日与公司签订了一份叫做就业协议的合同。 甲方为公司,乙方为工人,合同约定乙方未达到本协议书规定的服务期限,需向甲方支付年度违约金。 服务期为五年,公司不提供培训等服务。 7月6日又签订了劳动合同。 为什么在就业协议书中约定的违约金是合法的?这个就业协议书适用劳动合同法吗?

劳动合同纠纷
2020-05-12 20:44:2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的规定:
    【劳动者不承担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25条明确规定,除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两种特殊情形外(下面有介绍),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这样的规定,对于人才的合理流动,以及促进用人单位自身完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如果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也是无效的,劳动者无须支付。
    【可以约定用人单位担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的只是“不得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并没有限制用人单位违约应承担的违约金,也就是说,双方可以协商一致后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应承担的违约金。
    不过从就业的形势和长期以来形成的用人单位的主导地位而言,很难说约定上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
    2、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纳社保费。
    3、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费,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在该单位工作7年,可要求其支付7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 虽然三方就业协议可以约定违约金,但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公平原则。《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对民事合同的公平性原则都有相关规定。二是违约金与损失相当的原则。《合同法》第 113 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该法第114条进一步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因此,违约金的标准要根据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来确定,不可畸高或畸低。
  • 没有特殊情况应该交违约金。所谓特殊情况就是特别约定意向书的必须经学校盖章方能生效等等。因为意向书是你跟单位签的,其实质是合同行为,双方当事人是你和单位,如果没有特别约定其他生效条件,并且双方没有欺诈行为,没有重大误解,没有显失公平,没有合理的情势变更等情形,那么自你们双方签字盖章即生效。
    既然合同有效,合同规定的违约金自然有效,数额如果明显超过其损失的话,可以协商减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