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交通事故的障鉴定提交资料能复印吗

2020-05-07 20:02:01
律师解答共有6条
  •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须知:
    一、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伤致残,在治疗终结后,可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或者起诉后向法院申请伤残评定。
    二、伤残评定前应准备以下病情材料:

    1、身份证、医院的诊断证明、住院病历(复印件)。

    2、骨折伤者要准备受伤初期及治疗期间的X光、CT片。

    3、交通队、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的委托书。
    三、法医可根据病情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如评定材料不足后未到评定时机不予受理。
  • 伤残鉴定有两种情况,一个是交通事故的伤害伤残鉴定,一个是工伤事故的伤残鉴定。  一:申请劳动能力(工伤)鉴定所需材料告知书:  
    1、《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原件,粘贴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一张)。  
    2、有关病历材料(含有效的诊断证明,出院记录,检查、检验报告单等材料),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3、工伤者还需《认定工伤决定书》(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4、职工本人有效的身份证明(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5、委托他人办理的,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受委托人有效的身份证明(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职工的近亲属办理的,还需提交近亲属证明及近亲属有效的身份证明(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6、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7、申请鉴定还需要缴费280元/人/次,这个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可以向社保中心申请报销的。  二:申请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要本人亲自前往并且提供由交警队提供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以及有关病历材料(含有效的诊断证明,出院记录,检查、检验报告单等材料),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 先由交警作出责任认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对事故认定书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为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 如果不服,可以申请重新鉴定,如果确实骨折,10级伤残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 伤残鉴定费是指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当事人在需要伤残鉴定时,到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所支出的费用。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就伤残鉴定费的赔偿标准及相关问题,结合实践,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伤残鉴定费的标准。伤残鉴定费的赔偿标准就是伤残鉴定机构收取的费用,鉴定机构是合法的专业鉴定机构。对于鉴定费,赔偿时需要保存鉴定费的票据,同时还应当与鉴定结论进行对照。  
    (2)对于伤残鉴定,受害人最好是和致害人一起申请合法的专业机构进行鉴定,如果是单方面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鉴定结论是属于证据之一,如果致害方不认可鉴定结论,是可以申请法院重新鉴定的,如果重新鉴定与原鉴定不服或不存在伤残情况,法院是可能不支持赔偿鉴定费用的。  
    (3)受害人申请伤残鉴定,如经鉴定不够伤残级别,受害人能否要求赔偿伤残鉴定费用。从理论上说,笔者认为,作为一般普通人,在没有专业鉴定知识情况下,除从一般普通人能够认知的不可能构成伤残的情形下,比如划伤、碰伤等轻微伤害。当事人申请伤残鉴定不构成伤残是支出的费用是可以要求赔偿并得到支持的。但如果第一次鉴定不构成,反复进行鉴定,超出一次的鉴定费用是不应该承担的。
  • 你好!
    1、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明显人身伤害,诉讼时效应自发生交通事故之日起计算,为1年,当然还有特殊情况,这里暂不言论;
    2、伤残赔偿需区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赔偿标准有异;
    3、伤残鉴定级别需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 建议你委托律师全权跟踪处理,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 员工因为工伤问题和单位产生纠纷,那么员工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的。要求单位按照法律流程进行即可。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