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工人出差事故,恢复期间,每月单位按时支付,工伤后支付,员工是否应支付单位全额支付单位回报。

2020-04-29 14:16:5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原工资”,《工伤保险条例》未定义,各地规定大致有以下三种计算方法:
    1、指加班费之外的工资;
    2、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
    3、受伤前12个月加班费之外的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的,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
  •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5项规定,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根据该规定,因工外出认定工伤应具备以下要件:一是因工外出期间,应为职工接受用人单位的指派,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外出工作的期间。
    二是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即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因工作原因伤亡。
  • 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工伤八级伤残赔付标准:  根据amp;lt;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amp;(GB/T16180-2006)判断应该为十级,但具体的伤残等级应最终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认定。
      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医疗费用,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另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各省略有不同)。

  • 1、是否工伤,是由劳动部门认定的,其它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权认定。
    2、只有认定上工伤,则工伤保险和单位才有支付相应待遇的义务,没有认定上,单位没有任何义务。
    3、即使是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也不一定能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上写的很清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所以,还要看交通部门如何认定责任,当然,这是由劳动部门去调查和核实的,不需要你公司办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