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本人因病在家休息2个月,这2个月社会保险个人支付的是病假工资中的扣除

劳动合同纠纷
2020-02-29 00:54:01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个人缴纳社保需注意哪些问题?

    1、只能参加养老、生育、医疗保险三险,不能参加工伤、失业险。

    2、被保险人初次缴费6个月后发生的大病医疗费用,方可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须连续缴费,不应间断。逾期三个月未缴费的,视为间断。间断前连续缴费满5年并没有报销过大病医疗费的,其再次缴费的时间前后相加连续计算;缴费不满5年或虽满5年但享受了大病医疗保险待遇的,其再次缴费时,6个月以后发生的大病医疗费用,按本办法的规定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并且,只报销一次性住院的医疗费用超过1300元的,门急诊费用不予报销。

    3、申领银行“医保借记卡”时如用的不是18位身份证,请及时到银行变更并到职介或人才进行登记,否则社保中心无法正常划款。

    4、保证银行“医保借记卡”中存款足够划帐且在划帐后留有至少10元的余额。

    5、办理完参保手续后请于2个月后领取《市医疗保险手册》,超过6个月未领取医疗手册的,需重新申请领取(需要1-2周时间)。
  • 病假在劳动法中被成为“医疗期”,员工的医疗期一般在3—24个月,具体规定为:
    1.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搜索上的为6个月。
    2.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
    1.月病假工资=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相应的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2.日病假工资=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除以单月计薪日×相应的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1、工伤工资算法。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在治疗期间(停工留薪),工资待遇由单位照常发放,你原来工资多少就是多少。工伤是不分是否试用期的,只要是入职后因工受伤,单位都需承担工伤责任。具体流程比较复杂,要向社保局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赔偿等。
    2、病假工资算法。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注意,这里还有一个医疗期的问题,并非病假的所有医疗期间都是有工资的。
  • 社保基数和工资是直接挂钩的,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如果工资低于社保下限基数,按下限基数缴纳。若高于下限,按实际去年全年平均工资缴纳。
    新进员工为第一个月工资为基数;老员工社保基数调整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如工资低于或高于当地最低或最高社保基数,以最低或最高社保基数为缴纳基数。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