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处对象,被女方勒索,并用其他手段使男方写不利于男方的证据,并且将男方告到公安局,说男方强奸女方(实际男方并没有强奸女方,女方现在还是处女),现在男方应该怎么办?女方以勒索男方10万元以上,男方是否可以告女方敲诈勒索罪

2018-09-11 13:44:5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关于八种侵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标准的通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京高法发 [1998]第188号)
    一、关于八种侵犯财产犯罪数额(以人民币计算)认定标准:……
    2、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
    6、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 敲诈勒索与诈骗的想象竞合:如果行为人同时发出的威胁和使用欺骗的手段而向被害人索要财物的,就要看这种威胁和欺骗的手段在犯罪中的主客观上产生的作用有多大,如果客观上是以骗局为主,且行为人受到的威胁小,而主要做出的错误认识的交出财物的,定诈骗罪;如果行为人虽然受骗,但主要是迫于压力而交付财物的,且这种骗局行为起的作用也不大,则定敲诈勒索。如果两个行为作用是相同的,即受害人客观上既是因为受骗而又受到威胁的,这两种行为难分伯仲,则为诈骗和敲诈勒索的想象竞合,从一重.
  •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
    3、主观方面,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直接故意。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主观方面表现为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