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开庭对方没有出庭,法院会判决离婚

离婚
2019-12-17 14:00:35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不是开庭几次离婚,而是看有无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开庭几次,有法院根据调查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事实清楚地,一次就可以。
    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由于是第二次起诉离婚,所以法院判决离婚的可能性大,至于开庭的次数,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 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破裂,与双方是否对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没有关系。双方对财产分割达不成协议的,法院可以对财产分割问题进行判决。离婚时不免涉及房产归属问题。如果确实是夫妻共同房产的,离婚时一般按适当照顾女方和子女原则,平均分割。
    办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可以在离婚前,也就是婚姻存续期间进行,也可以在离婚后,持离婚证及离婚协议办理。因为离婚而进行产权变更的,免征契税、个税以及增值税。
  • 关于法院开庭判决,需要具体分析,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按你说的情况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请自行按实际情况来确认审结时间。
  • 判决生效后,执行前,离婚双方当事人达成关于财产、子女问题的协议有效吗?
    生效的法律判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受法律保护。判决书是在双方发生争议且协商无法解决时,通过法律的权威来强制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
    因此,在一方拒绝执行时,可以持判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处理自己的事务和利益,法院不宜干涉和介入。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