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婚内财产协议,双方签字不公证也有效么

公证
2019-09-07 19:20:20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遗赠扶养协议公证,除按《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内容审查外,应着重审查下列内容:
      
    1、当事人之间有共同生活的感情基础,一般居住在同一地;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协商一致,协议条款完备,权利义务明确、具体、可行;
      
    3、遗赠的财产属遗赠人所有,产权明确地争议;财产为特定的,不易灭失;
      
    4、遗赠人的债权债务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5、遗赠人有配偶并同居的,应以夫妻共同为一方签订协议;
      
    6、扶养人有配偶的,必须征得配偶的同意;
      
    7、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意思表示及担保财产;
      
    8、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查明的其他情况。
  • 关于婚内财产协议离婚时是否有效:
    1、婚姻法19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及婚前财产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由此可见,合法有效的婚内财产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受法律保护。
    2、婚姻家庭领域的协议,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这一点在合同法总则第二条最后一款有明确体现。但婚姻家庭领域的协议,仍属于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婚内的财产协议,只要订立协议的时候,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符合无效或可撤销、可变更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下,该协议就属于合法有效对订立协议的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条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58条、59条、60条、61条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条
  • 婚内夫妻财产分割公证如下: 婚前财产公证,是未婚夫妻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办理公证。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时,当事人应当向住所地或协议签订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协议书(可在律师指导下完成);有关的产权证明(如个人所有房产的房产证)公正步骤: 第一步:当事人要准备好以下几种材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薄,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已婚也可补办)。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能证明财产属性的证明等。
    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第二步: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是不会被受理的。 第三步: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后,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第四步:双方当事人当着公证员的面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至此,婚前财产公证的办证程序履行完毕
  • 婚内财产协议五大益处  
    (1)体现夫妻关爱  毋庸置疑,婚内财产协议能够最有效地承载结婚前的海誓山盟。如何信守一方对另一方的关爱、呵护承诺,婚内财产协议给伴侣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表现方式。一份好的婚内财产协议,犹如给车辆上了一份包括各类附加险的全险,能够让驾乘者消除各种担忧。  
    (2)体现个人价值  对于既希望享受两性生活的愉悦,又追求个性独立,品味人生价值的人士而言,婚内财产协议同样能够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3)家务分工补偿  如何消除对于家庭全身心付出,到头来一无所获的顾虑,婚内财产协议无疑能够担当此份角色。聪明的人士在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会要求在婚内财产的归属上,体现家务劳动的付出回报。  
    (4)财产分割便捷  虽说离婚是每一对伴侣最不愿面对的结局,但与其事后争个面红耳赤还无法达成共识,不如提前就做好相应的准备。把最坏的结局都想开了,婚姻中的各类付出就有了保障。  
    (5)减少决策纷争  有的说,婚姻实际是男女双方互相争夺家庭主导权的拉锯战,事先便对各类决策做好商定,显然能大大减少日后的纷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