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让单位补交社保但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

2019-09-07 01:54:24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个人如何补缴养老保险:
    一、自由择业人员需携带本人城镇户口簿、身份证以及复印件。
    二、解除劳动关系人员需本人城镇户口簿、身份证以及复印件,本人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以及复印件。
    三、失业人员需本人城镇户口簿、身份证以及复印件、本人失业证以及复印件。
    四、个体工商户需营业执照、身份证及复印件。
  • 医疗费用报销方式是,先报社保,剩下的在商业保险里100%报销。社保报销指由社会保险按比例补偿职工居民医疗费用、生育费用和工伤治疗费用的行为。社保报销主要包括生育保险报销和工伤保险报销三部分。
    社会医疗保险报销办法各地有一定差异。
  • 工伤保险待遇分为工伤保险基金与用人单位承担份额。
    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医疗费、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费用、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单位承担: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诉讼时效分为两大类: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普通时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规定的时效,特殊时效是由《民法通则》以外的特别法规定的时效。
    一、普通诉讼时效分为三大类:
    (一)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三)长期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十年。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二、特殊诉讼时效:
    特殊诉讼时效是指由特别法规定的诉讼时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三年诉讼时效期间等等。
    综上所述,问题中提及的人身伤害赔偿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中短期诉讼时效的规定,即诉讼时效期间应为一年。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