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离婚时哪些证据会影响到财产分割的多少

离婚
2019-09-04 13:52:2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我国法律规定了夫妻双方享有自主协商解除婚姻的权利,夫妻双方能够自行解决的可以在完成离婚协议书后到民政局进行离婚登记的办理。但是如果夫妻双方对于离婚时的事项,包括财产分割以及作为共同财产的房产进行分割存在争议的,就需要到法院通过诉讼程序进行解决,一般法院判决书的效力和民政局离婚登记后离婚证的效力相同。

  • 一、财产分割协议。双方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形成书面协议,办理离婚登记后生效,离婚协议无需公证; 第
    二、协议离婚后办理房产过户,携带离婚协议及离婚证等证件到房管部门办理; 第
    三、分割比例。分割的比例和方式双方可以协商,协商不成,诉讼解决。最终是否能按出资比例分割,要看房产是否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及双方的约定。
  • 想要收集到重婚或持续同居的证据,概率还是非常之小。但并不排除有人会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与人同居或以夫妻名义生活的可能。

    如果外遇证据只是证明能配偶某一次身体出现不轨行为,这还达不到婚姻法46条规定的申请损害赔偿的标准。
    婚姻调查证据中只有重婚或者持续同居的证据,才能申请损害赔偿。同居的通行标准,通常是持续三个月的时间跨度。
  • 家暴导致的离婚,属于一方存在过错的行为。离婚财产分割时,参照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分割财产。婚姻法规定,过错是指有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所谓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是指在离婚诉讼中,因过错方的行为导致夫妻离婚时,过错方应对无过错方给予民事赔偿的法律制度。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