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2017.12.07年入职签订合同为3年期限,底薪3500补贴1200.直到2018.9.12在公司做了10个月,今天公司领导与我谈话说我的工作能力不符合未来公司对我这个岗位的要求,建议我申请离职,然后补偿我半个月工资,对于补偿半个月的工资我不满意,然后人事就找我协商,说我上班至9.30号,然后离职,补偿我5000,请问这样算合理吗?具体我应该能补偿多少金额呢?

2019-08-25 18:21:0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通常情况下,我国法律规定了劳动者通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按时发放工资,如果劳动者没有按时得到应得得工资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后同提出离职。在离职时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者的工资结算清楚,否则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如果合同有约定工作岗位,单位不能随便调离,即使你不胜任,单位也要先进行一次培训,经培训仍不能胜任的才可以协商解除合同或者更换工作岗位。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工作岗位,你也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保持你的工作岗位,这里公司需要举证证明你不胜任工作岗位,否则仍然不能调离。
    你最好不要辞职,如果不想干了,可以跟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可以拿到经济补偿金,辞职则没有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按你在公司每工作一年,公司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满6个月的支付一个月,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
    如无法协商解除,就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来解决纠纷。
  • 员工主动申请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者的工资足额发放。若由此发生劳动纠纷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签订涉外经济合同条款,各国法律要求不一,有的要求较详细,有的允许保留待将来达成议的条款。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合同一般应具备以下条款。
    (一)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国籍、主营业所或者住所;
    (二)合同签订的日期、地点;
    (三)合同的类型和合同标的种类、范围;
    (四)合同标的技术条件、质量、标准、规格、数量;
    (五)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
    (六)价格条件、支付金额、支付方式和各种附带费用;
    (七)合同能否转让或者合同转让的条件;
    (八)违反合同的赔偿或其他责任;
    (九)合同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法;
    (十)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以上这些条款一般应当具备,而不是必须具备的强制性规范。但合同条款订的完备些,对保障合同的履行非常重要。一旦发生争议,就可以根据合同条款,判明是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