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母亲恶性肿瘤,在医院一共花了7万多元,报销后实际花了3万6千多元,到新农合二次报销大病保险,工作人员说不一定能报销,从18年9月份材料上交的,现在都1月了,工作人员说回来继续等,请问一下这种情况正常么?

保险赔偿
2019-07-15 10:48:3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大病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的个人负担部分,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将报销75%;大病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参保人员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且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的个人负担部分,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将报销75%;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最高报销额40万元。  除却以上情况的介绍,但也有一些例外,不属于大病医疗费统筹范围:  第一,未经批准在非定点医院就诊的(紧急抢救除外);  第二,患职业病、因工负伤或者工伤旧病复发的;因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推荐购买商业意外伤害保险);  第三,因本人违法造成伤害的;  第四,因责任事故引起食物中毒的;  第五,因自杀导致治疗的(精神病发作除外);  第六,因医疗事故造成伤害的;  第七,按国家和本市规定医疗费用应当自理的(推荐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根据以上情况的介绍和描述,大病医疗的保险范围有限,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和意外情况处理不到位,但是这种情况又是客观存在出现的,针对此种情况专家指出,应该根据个人实际经济情况,购买适合自己的人身意外保险,有效填补大病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赔付问题。
  • 国家规定低保二次报销递交一个月之内能拿到钱。

      针对低保户、五保老人、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因生病入院治疗的医药费,除去自费部分,经新农合或者城镇医保报销后所剩部分,可以再次报销65%,封顶线为
    3.5万元。患者所承担的医药费就是经两次报销后所剩费用加上自费部分费用。

      低保是在城市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

      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均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所需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农村低保待遇申请审批程序:

      
    1、申请。由户主通过村民委员会向居住生活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2、初审。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组织村民代表开展民主评议,并对申报对象的家庭情况进行初审,将初审结果在村公示3—5天,并指导其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连同申请人提交的全部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

      
    3、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在校验申请人上报材料齐全后,正式受理申请人的申请,立即组织入户核查,对于符合条件的对象,提出补助意见,由村民委员会进行第二榜公示3—5天,对不符合条件的由乡镇人民政府通知申请人,对符合条件的上报县级审批管理机关。

      
    4、审批。县级民政部门收到上报申请材料后,立即组织入户核查、复审,进行依法审批,对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通知所在村民委员会再次公示第三榜3天,对无异议的对象发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及保障金领取存折,对不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 关于社保报销的的材料,以医保为例,报销医保需要以下材料:
    1、病人入院三日内凭《入院通知书》和《医疗保险证》到所住定点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办理医保登录手续。住院期间《医疗保险证》由医院医保办留存,出院结算时还给本人。
    超过三日不办理登录手续的,住院医疗费自负。
    2、出院时应先到医院医保办办理医保出院结算手续。
    3、参保居民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的,病人出院时属于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由医院直接与患者结算报销。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