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公司员工,班长岗位,因平时工作不力,且在工作中出现上班时间玩游戏现象,车间做了处罚,后续工作能力也欠佳,现公司给他转换岗位,按入职时的普工岗位计件,他不接受并劳动仲裁,请问公司这样做合法吗?

仲裁
2019-07-05 12:27:2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1、劳动仲裁,从立案之日起,45日内结束;因案情复杂的,经劳动仲裁委主任批准,可延长15日,也就是说,劳动仲裁从立案到结案,最长60日;
    2、 如果是群体事件,比如有十人以上的民工讨薪,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会优先立案、优先审理;
    3、耽误的时间主张误工费,没有法律依据,仲裁委不会支持;劳动仲裁开庭很快,最多耽误劳动者半天时间,不会有太大代价,而且劳动仲裁免诉讼费;如果自己没有劳动仲裁经验,还可以请远程指导,比律师费便宜很多;
    4、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 1、可以要求补缴社保。与谁提出没有关系。
    2、申请时间,应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六十日年内提出。
    法律规定较多,暂摘下列几条以供参考。
    劳动法
     第八十二条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公司对劳动仲裁不服该起诉劳动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诉讼当事人问题的批复》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争议的双方仍然是企业与职工。
    公司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劳动者为被告。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