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离婚赔偿中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呢?

2018-08-14 17:23:0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此如果夫妻双方离婚时,可以就离婚财产分割以及子女抚养和夫妻债务问题进行协商,但是不能够请求支付精神损害赔偿,如果一方存在法律规定的过错的情况下,可以请求该方支付相应的离婚赔偿。
  •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确定了该给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那么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是多少呢,法律并没有在具体数额上予以规定。法院判案一般从以下几点进行综合考虑确定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所以离婚案件的精神赔偿数额都是有所不同的。
    (一)过错方的过错程度
    (二)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
    (三)损害结果的严重程度
    (四)过错方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五)当地平均生活水平
    (六)过错方的具体情况以及事后态度
    (七)其他情况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是婚姻关系的结束,那么,由此会产生子女抚养、家庭财产的分割等问题。
    所以,在具体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还应考虑到其他情况,比如:夫妻用于家庭劳动和子女抚养、教育上的时间和费用等因素。
    法官是要根据这几种情况确定离婚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的。
  • 我国以立法的形式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最早应见于“民法草案”(即后来的《民法通则》)第4稿第431条。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条件有如下几种:  
    1、有损害后果;  
    2、有违法侵害自然人人格和身份权益的侵害事实;  
    3、侵权事实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或过失,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