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爸95年意外去世,我妈97年退田后再嫁生了个妹妹户口上在我妈名下加我老公两个娃(老公和大儿去年3月份迁来)6人。我妈再婚就没再回户地居住,户口一直没拿走,房被爷爷收回了,过节会回来看爷奶,现拆迁,开了两次社员会,都已我妈当初写了条“自愿退田不找队上要田”纸条,我家人多,没尽到社员义务和社员没感情为由,没权享受国家拆迁土地赔偿,只享国家个人赔偿,找了政府管拆迁部门的书记说,法院不会受理,受理打赢了也拿不到钱。说土地是已户为单位,我妈放弃了田的所有权名下的我们也放弃了!说村民委员组织法规定,政府无权干涉社员对集体土地赔偿分配,只能从中协商,说社员做的事情合理合法,司法局说事情牵扯面大法院不会受理。只能和社员协商拿不到钱也没有办法

国家赔偿
2019-06-11 10:19:25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男方不能享受该待遇:
      
    1、公民只能在本人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享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参与该集体的利益分配;
      
    2、在当事人的配偶是集体户口的前提下,不能享受当事人户口所在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包括拆、迁补偿);
      
    3、当事人可以带上本人的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等,事先咨询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主任等,以对方的答复为准。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定办法》的规定:
      第四条 普通成员是指拥有土地共有权、保留型土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管理与处置的参与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项完整权利,承担完全义务的农村居民。
      保留型土地使用权指除承包地经营权外,已实际取得和保留的宅基地、林盘地、自留地等土地使用权。
      本办法所称普通成员等同与其他法律法规所称的农村集体组织成员。

      第五条 特殊成员是指拥有土地共有权、土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完整权利的一项及其以上,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公民。

      第六条 下列人员确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通成员:
      由集体经济组织普通成员繁衍,并在该集体经济组织共有的土地上生产、生活的后代;
  • 土地收回涉及的情况很多,例如征收、无偿收回等等,这些是由土地性质、年限、国家政策等影响的,必须谨慎处理,不然容易引起土地纠纷。那么,闲置土地收回程序步骤有哪些?依据《闲置土地处置办法》闲置土地收回程序分以下六步骤进行:
    一、案调查核实
    国土资源局对闲置土地进行现场核实调查,查实用地批供手续情况、核实闲置土地定性、面积和闲置时间,并对被调查人进行询问、了解情况。

    二、闲置土地认定告知
    闲置土地认定后,向土地使用权人下达《闲置土地认定通知书》,告知闲置土地的认定理由、处理依据、处理方式以及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等。告知后,土地使用权人行使陈述申辩权利的过程情况,市国土资源局应做好笔录,并经土地使用权人签证认可。
    三、拟定闲置土地处置方案
    在确认闲置土地认定结论和充分考虑被处置方陈述、申辩意见的基础上拟定闲置土地处理方案。 闲置土地上依法设立了抵押权的,应通知抵押权人参加。
    四、处置方案、听证告知
    闲置土地处置方案确定后,向土地使用权人下达《闲置土地处置方案告知书》、《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听证告知书》。 当事人申请听证的,进入听证程序,组织听证。
    五、处置方案报批、公告
    将《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告政府收回闲置土地方案。
    六、下达《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书》
    以国土资源局名义向原土地使用者下达《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书》。
  • 只要满足所在地银行贷款的要求,就可以向当地的银行申请办理个人贷款,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申请个人贷款的条件,如下:
    第一,年满25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在中国境内有常住户口或有效居住证明。
    第二,具有固定的职业或者稳定的经济收入,能够保障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
    第三,信用记录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
    第四,能够提供银行认可的,合法有效的担保。
    第五,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 (一)婚前一方购买的房屋,付清所有房款的,属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婚后一方用个人财产购买的房屋,属一方的财产。
    (三)夫妻双方婚后一次性出资,取得房屋产权证书后离婚的。
    (四)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房屋权属证书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五)夫妻双方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包括贷款)房屋,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一般均等分割。
    (六)一方婚前按揭购房并取得房产证,婚后偿还贷款期间离婚的。
    (七)父母参与出资并取得房产证书后离婚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