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抢劫致人死亡怎么定罪?能判死刑吗?赔不赔死亡家属钱?

2019-06-07 13:45:06
律师解答共有2条
  • 刑事方面:
    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发生重大事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亲属负交通事故全部责任,对方又死亡的,很可能是以涉嫌交通肇事被刑事拘留,拘留期限一般最长不超过37天;
    3.刑事拘留期间可以取保侯审,取保候审一般要交押金,很少是提供保证人。押金2000元是最低的。
    最高一般不会超过5万元。
    民事赔偿方面:
    1.按一般人身损害标准赔偿,包括:抢救中发生的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2. 可以先由保险公司在赔付范围内赔付,超过部门由肇事司机赔付。
    3.建议最好调解解决,取得对方家属谅解,对影响刑事量刑。
    4.建议你看下交警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中的认定司机负全责的具体理由及法律条款。
  • 既抢劫又绑架怎么定罪,  首先,按照吸收犯理论,若前行为是后行为发展的必要前提,后行为是前行为发展的必然结果,且前后行为侵犯客体一致、对象一致时,重行为应吸收轻行为。行为人先抢劫,在抢劫暴力延续的条件下,利用暴力形成的胁迫将被害人绑架,符合吸收犯的首要条件。
    同时,抢劫罪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有一致性,即都在不同程度上侵犯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利,且本案中两行为均指向同一被害人,再者,抢劫罪较之绑架罪而言是轻罪。故抢劫罪可被绑架罪吸收,仅成立绑架罪。
      其次,从法律适用看,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1月《关于在绑架过程中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的答复》规定:“行为人在绑架过程中,又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构成犯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此批复虽然是针对绑架过程中劫取他人财物问题作出的,但笔者认为,对“绑架过程中”的理解可延伸至绑架的暴力胁迫行为产生之时。从行为人实施暴力行为并劫得被害人财物开始到绑架被害人为止,被害人一直处于暴力胁迫之下,故仍可适用该批复认定为绑架过程中劫财。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什么的行为才算绑架罪  一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的行为;现实中常见的犯罪形式多为犯罪分子绑架他人实施控制后,向其近亲属索要财物的行为。
      二是基于财物以外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如犯罪分子抢劫作案后,劫持人质,要求警方让其离开犯罪现场的行为。  三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
    主观表现为故意绑架他人作人质,威胁、要挟达到犯罪目的,这种犯罪目的,即是指向勒索财物,也有政治目的、个人目的或恐怖活动等目的,而如果以财物为目的的,必须是勒索财物的行为,也即强行索要财物的行为。
    其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