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92年交的社会养老保险,92年至今一直在职,但92年知青大底册没有名字,能按92年认定工龄退休吗

其它
2019-05-10 10:12:02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退休费的计算和工龄有很大的关系,工龄的得来,是你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确定,缴费年限越多,的工龄就越长,得到的退休费也就越高,但是缴纳养老保险到退休年龄,也就不能再缴纳了,缴纳29年,和缴纳30年,扣除社会平均工资的因素,计算退休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如果在退休以后,进行每年调整退休费的时候,有可能规定29年,或者30年档次不一样,增加的金额不一样。影响你的收入水平,但是相差一个档次,增加额度不会相差多少。
  • 过去是依据工作年限来计算工龄,实行缴费制度以后,按照工作年限和缴费年限相结合的办法,就是在国家实行缴费以前的工龄,视同缴费,可以计算工龄,国家实行缴费以后,实行缴费计算工龄,不缴费不计算工龄。
  • 关于认定工龄的申请程序。   
    一、认定工龄的申请材料:   
    (1)退休职工对原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提出疑问的须持:人事档案、退休审批表。   
    (2)按征地 “土劳比”政策安置人员须持:人事档案、职工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市政府(或计委、建委)批准的征地批文、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招收工人就业介绍信和招工花名册。   
    (3)农工商企业职工确认农龄的须持:人事档案、村集体建立的大户口簿、本人户口簿、身份证、集体待遇分配凭证、职工养老保险手册。   
    (4)计划内临时工:人事档案、临时工使用期限批准书(临时工调配通知单)、临时工制度改革转正人员呈批表或临时工发放工资原始凭证。   
    (5)民办教师:人事档案、民办教师证书、民办教师任免呈批表、民办教师花名册(教委备案)或发放工资原始凭证。   
    (6)劳动(人事)代理机构原企业固定职工首次参加社会保险人员:人事档案(其中包括失业人员登记表、劳动合同书、解除合同报告书)或发放工资原始凭证。   
    (7)机关、事业单位和省级统筹单位及外省、市已参保的固定工调转我市企业的参保人员:人事档案、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转移单。   
    (8)企业原固定职工首次参保人员和复员、退伍、转业到企业的职工:人事档案、《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就业介绍信》、复员、退伍军人自谋职业证、退伍(转业)证。   
    (9)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人事档案、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登记表、政审表、上山下乡办公室证明信、上山下乡办公室补办的知青手续。   
    (10)兵团支边职工:人事档案。   
    (11)休长期病假人员:人事档案、病假台帐、发放工资原始凭证。   
    (12)文革期间(66—69年)国家统招大中专毕业生延误分配人员:人事档案、《毕业证书》。   
    (13)退休职工对原连续工龄提出疑问的须持:人事档案、退休审批表。   
    二、认定工龄的程序:   
    1、由职工所在单位按规定携带材料到市社会保险办生育福利处进行初审。   
    2、初审合格的,即进入复审程序。初审不合格的,打印《需补正材料一次性告知单》,由职工所在单位按《告知单》备齐材料后,再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进入复审程序。   
    3、复审人对初审情况及职工原始档案进行审核,复审合格的,打印《工龄认定审批表》。   
    4、需要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单位持《工龄认定审批表》到基金统筹处办理补缴手续。办理退休的到市办养老保险处或各区劳动保险办办理退休手续。

  • 1、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与再就业时的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用工关系不构成劳动关系,再就业受伤不应认定为工伤。

    2、在再就业中受到事故伤害的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可通过民事赔偿途径获得救济,其再就业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符合民事雇佣关系的特征,其在务工中受到的事故伤害可通过民事赔偿途径获得救济。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