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延期,延期不得超过多少天?

仲裁
2019-04-12 16:55:47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公安机关受理刑事赔偿复议时,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决定。对复议决定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30日内或者自复议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 关于讨薪,有欠条的时效是2年,没欠条的仲裁时效是1年。
    如果没有签订文字合同,只要持有与该公司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证件、服装、胸卡、工资卡、销售结账单等证据材料,到公司所在地的县一级劳动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仲裁科投诉,(公司地址是合同发生地)请求处理即可。
  • 超过仲裁的法定时效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通过诉讼程序,一般劳动权利的诉讼时效就延长至两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当事人申请延期开庭,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当事人确出现无法克服的事由,因而使出庭十分困难或不可能。当事人具备上述正当理由,可以在开庭以前向仲裁庭说明,并提供有关的证明。  
    二、当事人发现仲裁员有可以申请回避的法定情形的,可以说明理由,在首次开庭前向仲裁庭提出。如果在开庭后发现上述法定情形,可以在开庭终结前向仲裁庭提出。仲裁庭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延期开庭或延期审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