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律师打扰了,我想咨询一下,财产继承权的问题,首先我爷爷在很早就过世,爸爸是在爷爷之后过世的,爷爷名下有一套房产,按理说爸爸是有继承权的,爸爸在我大一的时候也过世了,爸爸名下有两套房产,现在我已经与奶奶达成共识,我不继承爷爷那套房产,奶奶也不继承我爸留给我的房产,这个可以操作吗?咋操作的?需要去公证处吗?

2019-04-09 13:21:5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继承权是自然人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享有的权利

    (二)继承权是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合法有效的遗嘱而享有的权利

    (三)继承权的标的是遗产

    (四)继承权是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才可行使的权利的效力。

    (五)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 所谓继承权主体,也就是享有继承权、能行使继承权的主体。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继承权主体可以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明确,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也可以通过被继承人与他人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指定。具体为以下三类:
    1.法定继承人
    2.遗嘱指定的继承人。
    3.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
  • 在我国,财产认定为遗产后,有关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抚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顺序。
    如果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继承情况,在这4种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和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