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我父亲有点精神病,但没有医院的诊断书,只是村里人可以证明,他犯病时谁也管不了,犯病期间经常出去骗人,这次也包货的名誉骗了别人二十多万,现在公安局,与私刻公章和伪造合同罪给他拘留了,这些事我一点都不知情,现在还没判刑呢?那他骗的钱用我还吗?

离婚
2019-04-02 20:36:44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伪造借款合同,骗取数额较大的钱财,涉嫌诈骗罪,应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是否属于精神病人,应当进行鉴定,属于精神病人的不执行拘留。  相关法律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三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 刑事拘留不一定意味着要判刑, 任何公民未经人民法院判决都不得认定为有罪,刑事拘留只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措施。刑事拘留仅针对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且必须为紧急情况下。
    但是重大嫌疑分子不代表就一定是犯罪分子本身,现行犯也不代表着其所侵犯的法益足够达到刑法法定的量刑的标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