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是女方,结婚四年,和男方是定亲。男的特别听他爸妈的,对我也不管不问,也没花过他的钱,从结婚怀孕到月子,她妈就赶走出去让你挣钱,而且怀孕期间在他家我摔着腿了,半月板损伤。我月子里胃结石疼得在床上打滚,她妈说一家人都不会伺候我,让我妈伺候的我,落了都是病,满月他妈说孩子谁都可以看一个人就够了,为了让我出去。他妈找事装病,这是后来他妈说娶媳妇就是那把的犯病是她装内分泌失调,我有男人给没有没有区别,孩子满月我婆婆顺让小孩喊他奶奶喊妈让儿子和媳妇离婚,儿子照样娶,我出去打工想孩子回家看孩子,给爸妈买烟买衣服,第二天他妈就给我吵架,妈都不让我喊,说就是那把让我走呢,我离婚,男的就说我外面找好了,

2019-03-17 10:33:43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你好,协商不成,可以诉讼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平分,一方婚前财产属于个人。 如果对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家暴、虐待遗弃行为,需要收集证据,可以要求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并要求多分财产。
    孩子不满两周岁,抚养权一般归女方;孩子满两周岁不满十周岁,遵循对孩子成长最有利原则,决定孩子抚养权,孩子满十周岁,一般需要征求孩子意见。一方获得抚养权,另一方需支付抚养费,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 1、第一次诉讼离婚时,如果一方当事人坚决不同意离婚的,法庭一般认为:双方感情尚未完全破裂,仍有和好的可能,应当给予双方一个冷静处理问题或弥补修复感情的机会,因此,法庭一般不会准予离婚;
      
    2、如果在判决生效6个月后,原告又坚持起诉,坚决要求离婚的。法庭一般认为:已经给了6个月的矛盾缓和处理期,双方仍然不能和好或矛盾稍有缓解,一方仍然坚持起诉要求离婚,毕竟离婚是自由的,法律也不能强人所难,因此,法庭一般就准予离婚了。
      《民事诉讼法》第124条第七项规定: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 男方如何争取子女抚养权?

    男方为争取子女的抚养权,可从以下八个方面准备证据

    (1)医疗机构出具的,男方已作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诊断证明;

    (2)子女长时间随其生活,对子女的生活及教育倾心关注的证明;

    (3)对方有其他子女的证明(如户籍上的子女情况);

    (4)医疗机构出具的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诊断证明;

    (5)对方有吸毒、赌博、酗酒等恶习,或有虐待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证明;

    (6)子女随祖父母单独生活多年,并且祖父母要求且能力帮助照顾外孙子女的证明;

    (7)十周岁以上的子女要求与父亲生活证明(一般法庭会单独询问);

    (8)男方有相当强的工作能力及经济收人的证明。
  • 能不能离婚或者是想离婚,需要根据男女双方的具体情况来看,看选择哪种离婚方式,看你们之间是否存在可以判离婚的情形等。离婚有两种方式选择,一种方式是双方协议离婚,协商好双方一起去民政局办理相关离婚手续,这种情况是男女双方都同意离婚;另一种方式是去法院提起诉讼离婚,这种情况适用于一方不同意离婚。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而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根据男女双方之间的情况来判定的,主要是判定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家暴、遗弃、虐待、吸毒、赌博、重婚、坐牢、感情不和分居两年以上、难以治愈的身体缺陷或疾病等情形,法院会根据双方的情况来判定。因为女方在哺乳期间,是属于法定特殊时期,女方在这个时期受法律保护,这个时候只要女方不同意离婚,男方就很难离掉婚。当然这个时候女方是可以提出离婚的,女方不受限制。女方只要有证据证明男方存在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法院就有很大的机率判决男女双方离婚。当然在这个期间男女双方是可以随时协议离婚的。对于小孩的抚养权一般先由男女双方协商解决,双方协商解决不了起诉到法院,法院会根据双方的扶养条件、教育背景、小孩年龄以及夫妻双方是否存在不适合抚养小孩的特殊情形来判决。具体而言法院会综合考虑男女双方的工作时间、经济收入情况、住房条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家人能否帮忙一起照顾小孩、学历等情况。这里的特殊情形是指一方长期存在家暴、遗弃、虐待小孩的情形或者是自身存在吸毒、赌博的恶习且屡教不改。夫妻双方无论谁获得小孩的抚养权,都不可以拒绝另一方前来看望小孩,相反获得小孩的一方还要予以配合。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获得小孩抚养的一方不让另一方看望小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夫妻双方先协商解决。
    2.找居住地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调解解决。
    3.没有获得小孩抚养权的一方直接拿着判决或者调解书去法院申请执行,实现看望小孩的请求。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