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刑事案件故意伤害一案,2月26日开庭,检察院3月14日没有正当理由却申请延期审理,程序是否违法违规

其它
2019-03-08 04:47:28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假释的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于故意伤害的,如果符合以上条件的,可以申请假释。

  • (一)强制措施期限(最长羁押期37天)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第92条)
    1、拘留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4日,特殊情况拘留延长至30天、审查批准不超过7天,最长37天。(第六十九条)
    2、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第58条)
    3、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第58条)
    (二)侦查羁押期限(最长羁押期7个月)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侦查羁押期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第124条)
    2、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经本法第124条规定的期限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第124条)
    3、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2个月;(第127条)
    4、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期限。
    (三)审查起诉期限(最长羁押期限6个半月)
    1、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间为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第138条)
    2、改变管辖的,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3、退回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两次可以2个月。(第140条)
    4、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重新计算起诉期限,两次1个月和两次延长半个月共3个月(第140条);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
    5、被不起诉人对依据刑法第142条第2项做出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提出。
    (四)审判期限(最长羁押期限5个月+10天)
    1、普序一审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计
    2.5个月。(第168条)
    2、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3、提起上诉或抗诉时限10日。(第138条)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4、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第178条)
    5、二审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计
    2.5个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第196条)从上述各办案期限统计:37天(刑拘)+210天(侦查与补充侦查)+195天(审查起诉)+160天(两级审判)=602天。
  •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核实被监视居住人后,及时指定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居所所在地派出所执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的,执行监视居住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告知原决定监视居住的机关。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出解除、变更监视居住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原决定机关的决定书解除监视居住。
  • 债务追讨刑事案件的原告是公诉方,即检察机关。
    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均具有侦查权,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主要是职务犯罪类案件,包括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玩忽职守等;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以外的犯罪案件。
    对于被害人不起诉的犯罪行为,根据案件的性质不同,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根据自身职能进行侦查。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