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甲(货主)与乙签订一份商品买卖合同,约定交易价格10万元。乙的一朋友丙也想购买该商品,遂拜托乙向甲咨询。乙咨询后,甲应有。于是乙以自己的名义与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价格11万元。之后,乙再次与甲签订了购买合同,价格仍然是10万元。这样乙可以从中获利1万元。但到了交货时限,乙发现甲是骗子于是报案。那么对于乙与丙之间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前提时,乙并不知道甲是骗子,乙一开始确实相信甲有能力交货,其并没有非法占有丙钱财的意思,只是作为中间人希望能够赚取1万元的利润。

2019-02-01 09:10:24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犯合同诈骗罪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上所述就是代销中的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
  •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本案中,王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单位的民事责任,也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网上某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刑事责任。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 关于诈骗罪的构成,以合同诈骗罪为例,以下是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4、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