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朋友今年年初时和一群人吃烧烤,因为言语不和进而和另一群人产生肢体冲突,后造成对方两人受伤(现已痊愈)。事情发生后,双方选择了私了,并向伤者赔偿8万元,本以为事情告一段落,但是近日却收到公安局的传唤,说是年初的案件没有撤销,现已转为刑事案件,朋友去便去警局自首,局里说是判刑8月,但是他并没有动手打人,还属于劝架行列,也找伤者开出了未动手的证明。现在对方也表示愿意去销案,但是已经转入公诉阶段,我朋友也在派出所呆了两天了。现在能不能把他从派出所接他回来呢?刑法上不是说羁押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么??还有就是在公诉阶段能不能撤销案件呢,如果不能,怎样才能减轻处罚呢?望解答。再次感谢!

刑事辩护
2019-01-20 18:23:40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另外,根据最高院量刑指导意见,对于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罪行轻重、谅解的原因以及认罪悔罪的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因此,你说的这种情况下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排除判处拘役。当然,最好的结果还是可以争取判处缓刑的。
  • 追究刑事责任包括判刑,除判刑外还有其他追究刑事责任处罚。
      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此外,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 刑事案件属于公诉案件,刑事案件的的原告是检察院,受害人无权撤诉。能不能取保候审要看是不是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在我国,取保候审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取保候审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
    由公安机关执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应当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核实保证金已经交纳到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后,将有关法律文书、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的材料和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收到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后,应当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执行。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核实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的身份以及相关材料,并报告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后,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执行。
    与国外的保释制度相比,中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是指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担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侦查和审判,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这种强制措施既可以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照顾家庭或者从事原来的工作和劳动,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又可以使他们感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还可以减少国家用于在押人犯的生活、管理费用等项开支,从而减轻羁押场所的工作压力。
    多年来的司法实践证明,取保候审的立法设置和正确实施对于司法机关依法查清案情,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以及顺利实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都具有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 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一般属于民事案件。构成交通肇事罪才是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的责任与赔偿都是根据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来承担。事故责任由交警定责。事故责任对赔偿的影响至关重要,经常有人问交通事故中如果自己有责任,对赔偿有多大影响,是不是所有的赔偿项目都要按照责任划分,如果肇事车属于机动车,交强险范围内的赔偿项目如伤残赔偿金、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精神损失费及一万元以内的医疗费、后期治疗费、伙食费、营养费按照事故责任比例分摊。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