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我想询问一下,我身患很严重的皮肤病,经朋友介绍,在一家中医诊所,应该是私人的,那里治病。因为不在当地,我们是通过微信交流,我发患处的照片给她,她根据照片开药。我治了一个星期后,效果很好,我又照了相给她,但过了几天后,我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看见那个医生拿我做真实个例,打广告。看到时已经发了4天了,我完全不知情。后来我朋友发微信谴责了她并要求她删除信息,可我的微信,名字,住址和电话,以及没穿衣服的相片都发在网上了。请问这是否算侵犯隐私?谢谢

2019-01-06 18:16:4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故意诋毁诽谤她人名誉涉嫌诽谤罪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
  • 所谓隐私权,是指公民保持其私生活中的秘密不为他人知悉的权利。但任何人的个人隐私都必须限定在合法、合乎道德和合乎社会需求的范围内,对于任何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他人都有权揭露和干预。也就是说,公民为维护个人权利的需要,在必要范围内了解他人隐私,则不构成侵犯隐私权。侵犯隐私权和了解隐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律意义上的侵权,必须具备侵权的法律要件,即有非法的行为、损害后果,以及非法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单纯地了解他人的隐私,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随意加以扩散、宣扬或者用于其它非法用途,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也不能算侵害隐私权。  根据归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  
    (二)物证原物或者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  
    (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  
    (四)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对物证或者现场的勘验笔录。所以,有合法来源的录象、照片是可以在法庭上作为有效证据的,当然,有合法来源的电话清单是可以作为辅助证据的。
  • 网上被侵犯隐私权的公权利救济途径有两种。
      第一,报警处理,司法实践中如果公开发布受害人的隐私信息,是需要承担行政处罚责任的,然后受害人可以就民事赔偿问题诉讼解决。
      第二,直接去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