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08年1月,张某与朱某合伙开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50万,张某占49%股份。3月朱某将股份转让给其他2个人――曹某和庞某,各人出资为张某30.8万、曹某24.6万、庞某24.6万,注册资金变更为80万,张某为法定代表人,并已办理变更登记。5月庞某又出资5万,6月增加石某出资10万,8月增加王某出资10万,至此总投资为105万元,股东协商按实际出资重新划分出资比例,即张某29.33%,曹某23.43%,庞某28.19%,石某9.52%,王某9.52%,由全体股东签字,公司盖章,但没有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由于经营不善,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后来的股东意见不统一,造成公司在9月起开始停产。10月19日公司以33.08万转让他人,各股东按当时协议比例分配了转让款。其中王某分得31492.16元,现在王某认为他来公司最晚,当时入股时不了解情况,其他股东没有明确告知公司当时的经济状况,并且一入股公司便被转让了,要求张某个人另行补偿其损失4万元。张某不同意,双方未达成协议。

我想问一下,如果王某起诉张某,是以什么为理由?胜算的把握有多大?

股权转让
2019-01-06 06:22:41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融资是企业融资,企业引入外部投资者的资金做大公司,投资人则拿到公司的一部分股权成为公司的新股东(即“增资入股”)。
    而创始人转让出自己手里的公司股权,其实质是股东的套现,股权转让的收益归属于股东个体而非公司,除非,该股东又将转让收益作为新的注册资金再次投入公司,这样的投入会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与融资效果类似。
    融资时,企业注册资本增加,且原股东股权计税成本不变;股权转让时,企业注册资本不变,且原股东股权计税成本调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
    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
    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 您好,就股东会转让协议这个问题,它属于《公司法》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确立的股权自由转让制度,实际是现代公司制度魅力之一,是现代公司制度最为成功的表现之一,股权转让成为企业募集资本、产权流动重组、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充分激活公司活力的重要形式,但另一方面,这种纠纷在公司诉讼中非常常见,其中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是该类纠纷案件的难点或者关键所在。因此,在股权转让实际操作时,应严格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来实施,以最大可能地减小风险,实现股权转让目的。
  • 公司成立之后,股东不得抽回投资,正常情况下其退出的途径就是转让股权给他人,非正常情况还有两种,一是请求公司回购(如《公司法》第75条),二是请求法院强制解散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先和股东协商,看他们是否认购您的股权,如果不认购,可以向第三方转让。最好采取书面形式,保存证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