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司有一员工离职未到一个月,?近日发现其盗用公司成果文件和方案到其新的东家______某运营商,并将我司成果文件,在未经得我司充可的前题下,做了商业用途,严重侵害我司利益.?

???所用文件内容几乎全文照抄,包括文字表述、活动现场的照片、组织结构和排版格式?通篇照抄,且页面标注为XXX公司的项目交流文档

现在需要跟律师了解

1、向此公司发出律师函,内容如下,是否恰当可行??

?????????A)侵权警告,文档是我司成果文档,且从未授权他人或公司使用.

?????????B)保留追诉其非法获取知识产权文档的行径的权利

?????????C)保留其侵权行为合作对象之连带侵权责任追诉的权利

是否妥当?

2018-12-29 08:06:4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涉及商标权纠纷的,应提供标注册证书、续展注册证书;涉及技术成果纠纷的,应提供确认技术成果完成者身份和授予荣誉证书的技术成果文件,更多举证内容,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编辑为您介绍。   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的案件怎样举证?   
    (一)关于证明知识产权权属的证据   
    1、涉及著作权纠纷的,应提供作品(含未发表的)手稿、原件、原著、创作素材、史料,以及版权证明文件。   
    2、涉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的,应提供软件登记证明文件。   
    3、涉及商标权纠纷的,应提供标注册证书、续展注册证书。   
    4、涉及技术成果纠纷的,应提供确认技术成果完成者身份和授予荣誉证书的技术成果文件。   
    5、证明作品系合作创作、科技成果系合作开发的意向书、协议书等书证。   
    6、用以证明知识产权权属的其他各种证据。   
    (二)技术合同、知识产权许可信用合同,知识产权转让合同等合同文本   
    (三)证明侵权人行为的证据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作品的证据;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证据。   
    2、非法使用商标权人注册商标、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证据。   
    3、用于证明侵权人侵犯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各种证据。   
    4、因侵权行为造成其经济上受扣的证据。
  • 这里所要解决的一是知识产权包含哪些权利类型,受保护的智力成果范围如何划定;二是确定保护范围的依据。  广义的知识产权从权利类型来说,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其他知识产权;从保护对象上说则是作品、发明创造、商标等商业标识、未公开信息、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等各类知识产品、信息产品。
    狭义的知识产权是指由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部分组成的传统知识产权,涉及的对象为作品、发明创造、商标。  划定广义知识产权范围的依据通常为国际公约,一个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一个是WTO《知识产权协议》,当前尤其应当注意WTO《知识产权协议》,广义的知识产权与该协议保护的知识产权完全一致。
      最后,以WTO《知识产权协议》为据图示广义的知识产权范围:  知识产权、版权、工业产权、创造性成果权、著作权、邻接权(相关权利)专利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业秘密权、识别性标记权、商标权、地理标记权。
  • 关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如下:  归责原则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核心问题。关于侵害知识产权的赔偿责任,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我国民法据此确立了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导、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补充的侵权归责任原则。
    同时,据第118条规定,确立了知识产权法是民法的特别法地位。在我国,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普遍采用的归责原则,是二元归责原则,在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基础上,补充适用其他归责原则。
    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无过错责任为补充原则;二是以过错推定责任为补充原则。
  • 专利侵权赔偿计算:

    1. 根据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计算
    《规定》第二十条第三款:“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2. 根据被侵权人因为侵权而受到的损失计算
    《规定》第二十条第二款:“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

    3.根据专利许可费的倍数确定赔偿数额
    《规定》第二十一条:“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专利许可使用费的数额、该专利许可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素,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4. 法定赔偿
    《规定》第二十一条:“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