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父亲去世,名下有一套房产系夫妻共同财产。未过户。母亲尚在,膝下两儿一女。母亲为文盲,且少许老年痴呆状况。其中一子一女伙同母亲主张变卖房产,分割方式为:三子女每人占份额12.5%,母亲占62.5%。另一子不同意卖房。现母亲和小女儿欲将儿子诉至法院,起诉房产析产继承。但,老人系文盲,且精神状况少许异常。就母亲的精神状况法院是否予以立案。法院会按继承份额分配吗?若分配方案存在分歧,该如何处理?望回复。谢谢。

2018-12-24 06:28: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 首先,有遗嘱的话,按遗嘱进行继承,不发生法定继承
    其次,没有遗嘱的话,按照法定继承。如果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指被继承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的话,则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等额继承遗产,即有几个人分成几份,分别继承(前提是先析产,明确哪些是被继承人的遗产)。
    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指被继承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继承,也是等额继承。如果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第二顺序继承人无权继承。
  • 立案流程

    (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的受理。它是立案程序的开始。接受立案材料,

    (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自己发现的或者接受的立案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
    其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发生,依法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立案程序的中心环节,是能否正确、及时地立案的关键。
    因为立案或者不立案,取决于公检法三机关对立案材料审查的结果,而审查材料的过程,也就是根据法律所规定的立案条件,确认有无犯罪事实和分析、评断这种犯罪事实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过程。
    因此,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三)对立案材料的处理

    对立案材料的处理,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通过对立案材料审查后,分别针对不同情况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
    这是立案程序的最后结果。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