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父亲手写一份房屋赠予合同,被赠与人是我的名字,有父亲的签名和手印,有第三者在场见证,我想请问这个具有法律效应吗?

2018-12-19 09:55:1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赠与合同包括很多种,下面给个房产赠予合同书的范本:
    赠与人:(以下简称甲方)  住所:  有效证件号码:  受赠人:(以下简称乙方)  住所:  有效证件号码:  受赠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  受赠人:(以下简称乙方)  住所:  负责人:  职务:  甲方自愿将其下所有的不动产赠与乙方。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双方达成赠与协议如下:  第一条 不动产的坐落位置及其他自然情况  本合同所指不动产位置于:******.  其他自然情况,如面积、户型、建筑时间等等:*****.  第二条 赠与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赠与人的权利  
    1、不动产所有权转移于乙方前,甲方有权使用该不动产或将其出租给第三人且有权获取因出租该不动产而产生的收益;  
    2、甲方可根据需要要求乙方在合同生效且接受赠与的同时履行一定的义务(如:扶养甲方夫妻);  
    3、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时,甲方可以撤销赠与: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的近亲属;  
    (2)不履行对赠与人的扶养义务。  
    (二)赠与人的义务  
    1、按合同约定转移不动产所有权于乙方;  
    2、附义务赠与中,赠与财产有瑕疵的,应在附义务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3、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合同所指不动产毁损、灭失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三条 受赠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受赠人的权利  本合同生效后,乙方依法取得合同项下不动产的所有权。  
    (二)受赠人的义务  
    1、若赠与合同附义务,乙方应按合同约定履行所附义务。  
    2、甲方依合同约定撤销赠与时,乙方应向甲方返还不动产。  第四条 赠与标的登记  甲乙双方应按有关法律规定共同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手续。  第五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两份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签约时间:

  • 1、赠与合同被人民法院认定为合法有效,仅代表该赠与合同系依法成立。
    2、如果赠与合同并未经过公证,或属于具有救灾、扶贫、社会公益性质、道德义务性质等的性质。那么,在赠与物权利未发生转移之前,按照合同法186条的规定,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
    3、即便赠与合同系具有救灾、扶贫、社会公益性质、道德义务性质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受赠人如果出现,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对赠与人负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亦或者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造成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赠与人或其法定继承人或监护人可以依据合同法192条、193条撤销赠与。并按照194条的规定,要求返还赠与物。
    4、即便赠与合同系具有救灾扶贫社会公益性质道德义务性质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但是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与正常生活,赠与人亦可以按照合同法195条的规定,不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86条、192条、193条、194条、195条
  • 与赠与的类型相适应,赠与合同可分为:  
    (一)现实赠与合同和非现实赠与合同  现实赠与,又称即时赠与,是指在合同成立之时赠与人就将标的物交付受赠人的赠与,现实赠与的合同成立与履行是同时实施的,因而可用口头形式。非现实赠与合同是指合同成立后赠与人按照合同的规定将标的物交付受赠人的赠与,非现实赠与合同的订立与赠与人的履行行为不是同时进行的,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  
    (二)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合同和非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合同  这是根据赠与人赠与的目的是否是履行道德上的义务而划分的,如果赠与人对受赠人在道德上有扶助的义务,如养子女因生父母生活比较困难而约定赠与一定财物的合同,即为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合同。非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并不以履行道德义务为目的的赠与合同。区分这两种赠与合同的主要意义在于二者的效力不同: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效力较强,即使非书面的非现实赠与,赠与人也不得任意撤销应负交付赠与物的义务;而非书面的非现实赠与,若是非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人于标的物交付前或登记之前,可以任意撤销。
  •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赠与房屋买卖的税费是多少?
    如果是普通住宅的话,就是
    1.5%。别的类型是需要3%的。如果是你第一次购买90㎡及以下普通住房的话,是可以契税1%。这其中还要营业税
    5.55%,个税1%和手续费建面*6元。获得相关证明的工本费80元。另外,公证费也是需要2%进行计算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