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各位律师好,前天我收到法院递交的一份支付令,上面要求我还申请人的4300元几利息。依据是我在98年给申请人所出具的四张欠货条,当时的欠货条是这样书写的:欠21寸坏电视两台我的名字和日期四张欠条都是这样写的。只所以没给申请人的电视机前,是因为在这之前申请人欠我一万九没有还,所以我也没写价格。可是后来申请人自己在我所书写的条子下面加了价格。分别是700.800.001400.001400.00。这是法院递交给我支付令我发现的。他们在条子下面写金额的时候,也没有加元,或者是括号,并且这些价格都是写在我签名字的下面。请问这样的欠条有效吗?我该不该还申请人的钱呢?

2018-12-10 21:39:12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我国原则上实行刑民分开,有欠条的债务纠纷一般不会变为刑事案件。债权债务问题尽量用法律来解决,详细的债权债务法律条款条例华债网更为详细。但是,如果债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获取借款后,根本没有归还的意愿和打算,可能涉嫌诈骗类犯罪。
    如果债权人依法起诉债务人并获得生效判决,债务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的,可能构成拒不履行判决罪。
  • 债务人在将欠款还给债权人之后,没有向债权人索要欠条,也没有销毁,那么债权人事后仍然可以依据手上所持有的欠条要求债务人还款,欠条就是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证据。此时,如果债务人有证据举证自己已经还款,才可以得到法院支持;否则,债务人必须再次履行欠条上的还款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当事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 十六岁以下未成年人写的欠条是否有效需要看未成年人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如果未成年人在十周岁以下的话,该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监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写欠条的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欠条自然没有法律效力。
      如果未成年人在十周岁以上的话,那么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此时如果欠条的内容是他所能单独承担的,那么该民事活动属于有效民事活动,欠条是有效的。
    但是欠条的内容不是他所能承担的而需要监护人的支持的话,那么该欠条如果没有监护人的同意而签下的话,是属于无效的民事活动。欠条也认定无效。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 通常情况下,有欠条可以起诉追讨。一般欠条需要有辅助的凭证予以增强证据效力。这样的案件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诉讼时效为2年,二是拖欠的货款相对应的凭证,如果欠条是对货款的后期确认,那么欠条就可以独立作为证据提交。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