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同工同酬有没有文件规定?用人单位吧执行怎么办?向哪个部门反映?

2018-11-24 03:13:2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劳动报酬。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后,因提供了劳动而取得的报酬。劳动报酬是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主要来源,也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该得到的回报。因此,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劳动报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2)工资支付办法;
    (3)加班、加点工资及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分配办法;
    (4)工资调整办法;
    (5)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
    (6)特殊情况下职工工资(生活费)支付办法;
    (7)其他劳动报酬分配办法。劳动合同中有关劳动报酬条款的约定,要符合我国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
      因此,同工同酬是包括奖金的。同工同酬,主要针对劳务派遣合同,但在现实生活中,劳务派遣工与用人单位的正式工待遇的有差别,甚至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只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1.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与单位确认的是人事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所以在编人员的待遇不是按照《劳动法》调节的。而是依据《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条例》,其入职条件、学历、经历与合同制人员不一致,而且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职称工资。而职称工资是评聘结合的,所以工资组成不一样,因此同工缺乏依据。


    2.《劳动法》里的同工同酬指的是合同制人员的同工同酬,合同制人员与劳务派遣人员的同工同酬,合同制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与单位确认的是雇佣关系而不是人事关系,其待遇依据《劳动法》,其待遇在录用方式、劳动报酬来源、适用法律上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不同。
  • 同工同酬: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来源:搜狗百科)。实行同工同酬是有前提条件的:
    1.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
    2.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只有满足以上两点才能够按其他同岗位的劳动者的薪资确定薪资。若劳动合同中有约定具体的薪酬,则不适用同工同酬原则。法律依据:《劳动合同》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