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债务人抗辩事由有什么

更新时间:2023-10-30 10:46
票据债务人抗辩事由有什么
李凤芝
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
李凤芝
律师解答
票据债务人抗辩事由有:
1、欠缺法定必要记载事项或者不符合法定格式的;
2、超过票据权利时效的;
3、以票据不符和法定的形式要件而无效所主张的抗辩;
4、人民法院作出的除权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5、以背书方式取得但背书不连续的;
6、其他事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第十三条
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本法所称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本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我想咨询一下,债务人抗辩事由都有什么
债务人抗辩事由有:被告抗辩存在其他基础法律关系;告抗辩已偿还借款,即请求权曾经发生但因清偿而消灭;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被告抗辩原告的资
票据债务人抗辩事由
票据债务人的抗辩事由包括有物的抗辩以及人的抗辩。其中物的抗辩指基于票据或者票据上记载的债务人而发生的抗辩。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票据债务人抗辩事由有哪些?,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在我国关于票据的抗辩法定事由的法律概念为票据债务人根据本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例如,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
商标侵权的抗辩事由包括什么
法律分析:侵犯商标权纠纷是指对商标注册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行为和对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业信誉,经营效益造成巨大损害的侵权行为的一种纠纷。这种纠纷是受法律保护的
怎么要债
怎么要债
讨债技巧
侵权商标的抗辩事由有哪些?
商标侵权抗辩在先使用举证的方式:当事人可以提供相关的送货、进货运单,商标的广告宣传及推广材料等方面证据。证明其使用该商标在一段时间范围内持续使用,且已经具有一定
债务人的免除权案例
债务人的免除权案例
债权人免除权
票据债务人抗辩事由有哪些分类
票据抗辩权包括: 1、对物的抗辩,是指票据行为不合法或者票据权利不存在,票据债务人能够对抗任何不特定的持票人的抗辩权; 2、对人的抗辩,主要由于债务人与特定的债
抗辩事由与医疗纠纷
及时搜集所有病历,必要时对残液及用具等医疗实物予以封存做证据保全,包括一日清单,检测化验报告,诊断证明,住院证,出院证、长期及临时医嘱等加盖医院印章,扫描给我看
已婚父母出资买房,房子是共同财产吗?
1、一般情况下,婚后以共同财产买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虽然登记在一方名下,也应当按照共同财产进行处理;2、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
关于票据诈骗罪的量刑规定
票据诈骗罪量刑因情况而异。一般犯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犯罪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处10
对方说电子承兑已经付了,我们公司开通后能正常收到这张票吗?
你好,你可以要求对方公司向银行申请退回。或者具体的操作你可以去到当地银行,向电子承兑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询问
转账支票需要激活吗
处理转账支票,常见方式有:1)核对支票信息,确保无误后填写进账单;2)通过银行柜台或网银系统提交支票;3)等待银行审核并处理。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便捷性和安全
境外打钱被怀疑是诈骗,银行卡电话和支票都冻结了
你好,建议及时报案,提供证据证明清白
我是收款方,付款方给了一张电子支票,怎么鉴别真伪,能不能到我账户,转到我账户的时候需不需要交钱
鉴别电子支票真伪可联系开户银行。支票资金足额可顺利到账,如不足则可能涉嫌空头支票,需通过法律途径追责。转账时一般无需额外费用,具体以银行规定为准。
就是二手机写了票据不退换,我在他那里买了个手机当天漏液了我拍了照片,我没去说过了6天还能退吗
可以退。先与卖家协商,协商不成可起诉。需保留购买凭证、手机照片等作为证据,如卖家有过错,可要求退货并赔偿损失。
主讲律师
李凤芝
李凤芝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房产纠纷、公司企业
151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