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暗股一般怎么分红

更新时间:2024-01-04 16:49
投暗股一般怎么分红
郑朝建
江苏容睿律师事务所
郑朝建
律师解答
投暗股一般是按照出资的比例分红,投暗股的意思是以他人名义购买股票的行为,一般隐名股东会和委托人签定代持股协议,协议中会写明代持人与委托人的权利、义务以及期限等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第四条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就是两人合伙投资十万一个只出钱不管理怎么分配股权还有分红
两人合伙做生意,正常是按照投资股份比例来进行分红的,投资包括资金、技术、管理等,并不是纯属以资金来计算股份,具体需要合伙人之间自行协商并签订股份及利润分配合同
投资两百万怎么分红
法律分析:别人在公司投资得到了分红,做账方法如下:公司计提时;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贷:应付股利,;公司转款时;借:应付股利;贷:银行存款。会计做账也称会计实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找人投资怎样分红呢投资项目入股如何分红
投资人指投钱按照投资人投入资本所占公司股份比例进行分红,在进行分红前,要按照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投资人若是持有的普通股份是可以参与正常分红的,如果是持有
找人投资怎么分红呢投资项目入股怎样分红
投资的分红是公司按股票份额的比例,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后,向股东发放,当然这是在公司盈利的前提下。普通股有分红,而优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红。投资,指国家或
找人投资项目入股怎么分红
投资入股的方式:行为人可以通过资金、设备、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其他可以评估的财产作为投资入股的资本。投资入股的注意事项: 1、原公司的全体股东决议新股东加入及
找人投资项目入股怎样分红
入股按如下进行分红:如果股东按照入股协议约定的出资缴纳了应缴出资的,按照入股后在公司的实缴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
股权转让与抽逃出资的法律风险
股权转让需谨慎。确保主体适格,避免隐名股东转让;审查股权瑕疵,如出资情况;及时办理变更登记,确保股权转移;签订合同时明确双方权益。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降低法律
企业在进行减资操作的过程中能否进行股权转让
减资期间可股权转让。具体操作:1.协议转让,双方协商确定价格、条件,签订转让协议并办理变更登记;2.拍卖转让,通过公开拍卖确定买家,签订转让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
未实缴股份转让如何确保合法性
未实缴股份转让需合法操作。1. 股东间转让需书面协议;2. 向非股东转让应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3. 保障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4. 遵守公司章程规定。
股权转让的流程与所需材料一览
股权转让需遵循法定流程,包括股东会决议、尽职调查、协商谈判等,并准备股权转让合同等材料。若涉及国有股权,还需立项确认、评估。最后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确保转让合法有
AB两公司合作工厂生产,A出资金,B出技术, <A>不向B支付技术费用的情况下)AB公司需要签什么合
具体看厂的性质,如果属于公司,按照公司章程处理。如果属于合伙按照合伙协议执行。没有书面的,建议协商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注册资本及股东出资的具体规定
公司法对注册资本和股东出资方面有以下规定:1、公司法第二十六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2、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
准备合作注册公司,共三个人,一人10万,另外两人一人15万,股权包括分红该以什么比例分配
法律分析:公司股权分配如下,1、按出资比例分配。公司分配股权时,一般可以按出资比例分配;2、按贡献分配,公司在分配股权时,一般可以按其出资额分配股权,捐款数额是
父母的股份可以转让给未成年人吗
可以转让。操作包括:1.确定转让意向并达成合意;2.取得其他股东同意及放弃优先购买权证明;3.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修改公司章程;4.办理相关变更登记手续。若涉及未
主讲律师
郑朝建
郑朝建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公司企业
104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