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金要交个税吗

更新时间:2023-12-14 18:14
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金要交个税吗
罗旭东
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
罗旭东
律师解答
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金要交个税。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税;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是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税。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单位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后,给予的一次性补偿费,是否纳入个人所得税得税?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款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但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的金额超过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之外个人要涉及交税是吗
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依法取得经济补偿金,如果达到一定的标准的,要交个税。该部分经济补偿金要依法计入劳动者的综合所得,按照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来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经济补偿金一次性支付8万,交个税吗
经济补偿金如果达到征收的标准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补偿金应当列入工资、薪金所得,按照该纳税项目来计税,其适用的税率则是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l
青岛黄岛区XX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金28000,月工资7000是否缴纳个税
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金也是需要交个税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税。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解除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怎么算,请问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补偿金?
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支付补偿金,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如下: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如果是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未满六个月的,支付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煤矿劳务合同解除,补偿金
如果是用人单位主动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是单位的原因造成劳动者离职的,单位应当视情况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或者劳动合同法规定的需要补偿的情形,员工也可以要求给
伤残2级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金多少?
先确立请求,如何准备相应的证据。
以另一家公司的名义重新签订合同,这合法吗?
你好,你工作多长时间了?是做什么工作的
企业没有理由解雇45岁的员工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赔偿的
员工离职后发现在职期间因工作失误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公司能否向已离职员工追偿
可以追偿。操作包括:1.收集证据证明损失与员工相关;2.尝试与员工协商达成赔偿协议;3.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仲裁结果不满可依法提起诉讼。
我在没有办理离职手续的情况下,可以加入下一家公司吗
不建议直接加入。应先与原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包括交接工作、结算薪资等,同时要求开具离职证明。若下家急需入职,可与原单位协商加快办理进程,或先入职后补交离职证明。
我已经辞职了,老板说等到发工资日时才结清离职员工的工资,这样合法吗?我想当时就拿到钱
您可以选择与老板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等处理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如协商无果可考虑投诉或仲裁,以维护自身权益。
签订了一份假的劳动合同,在山东省高校毕业就业信息网中已经填了,这会影响到我的应届生身份吗
发现假劳动合同后,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其更正合同内容或提供真实合同。若沟通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若因此受到损失或权益受损,可申
主讲律师
罗旭东
罗旭东
四川-成都
擅长:刑事案件、损害赔偿、公司企业
532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