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假配偶证明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0-07-31 14:29
探亲假配偶证明怎么写
汤容滨
上海丰进立和律师事务所
汤容滨
律师解答

探亲假配偶证明可以按照以下内容书写:

1、配偶双方的姓名;

2、配偶双方的工作单位或者居住地址;

3、申请探亲假的理由;

4、申请探亲假的假期天数;

5、结婚证明复印件。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公布<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通知》第二条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但是,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国务院关于公布<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通知》第三条

职工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探亲假是指员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探亲假可以算作探亲假吗?
濒临破产的单位职工讨薪:可以找单位协商要求结清工资,并且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仲裁。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
新婚那年可以休探亲假,探望配偶吗?
您好,探亲假一般是需要工作满一年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探亲假配偶必须是外地户口吗
法律分析: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享受探亲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主体条件,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才可以
探亲假配偶证明的格式怎么写?
证明:兹有本公司员工XXX,于20XX年XX月XX日与XX登记结婚。由于工作原因,员工XX自20XX年XX月至今被派往外地工作,无休假不能回京,致其夫妻两地分居
而我是探望配偶父母,不予批准探亲假,请问国企职工国有企事业职工看望配偶父母,可请探亲假吗?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
在美甲店上班,没有底薪只有提成,五五分成,因为一个月没有给店里上够好评扣提成合法吗
扣提成合法性处理方式包括:1. 确认公司规定是否合法;2. 与公司协商;3. 寻求法律援助。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如公司态度、证据充分性等。建议先与公司沟
公司异地搬迁员工可以得到补偿吗
公司异地搬迁,员工补偿视情况定。若双方协商解除合同,按《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补偿金。员工选择随迁,则合同继续有效。具体操作需结合合同条款、搬迁距离、员工意愿等因
家属病重,员工能请多长假?
建议和单位积极协商
第一条乙方的工作地点为上海市。 第二条根据经营需要,甲方可安排乙方在国内外出差属于违法解除吗?
如果是本地户籍那就到户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所去办理;是外地户籍需要先到暂住地的街道派出所办理暂住证,其次在到单位所在街道办办理外来人员就业证。法律依据:《劳动争议
学校端午节不放假
学生有权选择是否参加学校活动,但需注意遵守学校规定。在法定节假日不放假的情况下,学生可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如需请假,应提前向学校申请并说明原因。
离职后,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把饭卡交上去了,而且卡里有饭卡,现在卡里的余额还能要回来吗
通常情况下,可以尝试与前公司沟通,要求退还饭卡余额。若公司拒绝或无法联系,可考虑向劳动仲裁部门投诉或提起诉讼。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如金额大小、证据充足
还可以继续请病假吗,现在病情还没有好,病假请休了一年,在北京市?
可以到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员工请病假,虽然单位有批假。但是,劳动者患病,也有休假权,如果员工提交用人单位指定医疗机构病假条、病历和就诊发票的,用人单位不批准违法
主讲律师
汤容滨
汤容滨
上海-上海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60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