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是否签订劳动合同

更新时间:2021-09-12 14:59
试用期是否签订劳动合同
陈嘉良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
陈嘉良
律师解答
试用期要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的一个月内,就应当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且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如果单位超过上述期限未签合同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试用期内需要签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试用期签订试用用期合同是合法的嘛
员工入职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合同不能单独签订,否则视为无试用期。
实习期结束后,是否需要试用期才能签订劳动合同
员工入职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合同不能单独签订,否则视为无试用期。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试用期合同是否能签
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私营企业主要必须具有公民资格;劳动者一方必须具备劳动行为能力和劳动权利能力。
签劳动合同是试用期签吗
你好,一般入职一个月之内签订合同。
试用期应签订合作协议还是试用期劳动合同?
你好,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达成一致便可以签订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河北省劳动合同范本
河北省劳动合同范本
劳动合同范本
试用期要签劳动合同吗?
试用期也要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
试用期签订劳动合同吗,请问试用期是否可以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因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而且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试用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你好,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一般入职第二天到一个月之内签订。
公司让我提前离职,合法吗?
法律分析:可以提前离职。劳动者应当根据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如果超过30天,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
辞职申请日期写在当天或辞职截止日期
跟单位协商处理。协商过程最好固定证据证明提交辞职报告的日期。如单位拒不终止劳动合同,可以申请仲裁
我签了实习协议。我可以随时离开吗
需要根据你们之前签订合同上的约定来执行
但社保不交满15年,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公司能支付经济赔偿金吗
您可以先与公司协商,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处理方式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权衡时间、成本等因素。
到了退休年龄,但不符合退休条件,公司终止合同,请问有经济赔偿金吗
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解除、正常解除和申请赔偿。协商解除需双方达成一致;正常解除适用于合同到期;若公司单方解除合同,可申请赔偿。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合同条款、实际情况
我到了退休年龄,社保没交满15年,公司现在和我解除合同,如果解除合同,有经济赔偿金吗
到退休年龄,合同终止一般无赔偿。但如果是公司原因如破产导致合同终止,可要求经济补偿,具体操作:1.保留相关证据,如合同、工资单等;2.与公司协商,要求支付经济补
暑假工和老板提了一个星期后离职,但是他不同意,非要说招到人才让走,这种情况我一个星期后直接走,行吗
可以直接走。已提前通知辞职并到期,可直接离职。如老板阻拦,可采取以下措施:1.与老板协商,解释离职原因,争取理解;2.协商不成,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
主讲律师
陈嘉良
陈嘉良
广东-深圳
擅长:劳动纠纷、婚姻家庭、继承
141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