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如何认定共同债务

更新时间:2021-08-22 10:01
离婚时如何认定共同债务
邓悦
江西盛宏律师事务所
邓悦
律师解答
离婚时认定共同债务的办法:如果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如果是一方独自负担、独自使用的婚前债务等,则属于一方的个人债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判断婚姻期间的共同债务和离婚
区分婚姻关系中的个人债务与共同债务:夫妻在离婚时,因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未作处理,或者在离婚后产生的因原财产处理、子女抚养所负的债务,形成离婚后的共同债
夫妻离婚将如何分配?如何确定个人债务?
对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难以确认的,由直接证据证实承担义务的一方负主张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债务的举证责任。当事人主张由夫妻一方承担债务,又举证不能的,人民法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怎么规定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一般包括:因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因生产经营所负的债务;夫妻双方或一方因治疗疾病所负的债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怎么认定呢?
夫妻共同债务一般包括:因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因生产经营所负的债务;夫妻双方或一方因治疗疾病所负的债务。
如何判断是夫妻共同债务
我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如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判决。
离婚后债务怎样认定为共同债务?怎样认定为个人债务?
  1、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的理解与认定。  为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包括:购置共同生活用品所负债务;购买、装修、共同居住的住房所负的债务;夫
夫妻共同债务怎么认定
您好,夫妻共同债务的相关法律规定有以下: 根据《婚姻法》:“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照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
夫妻离婚共同债务如何确定,夫妻共同债务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第
老公欠钱,房子共同贷款买的,被法拍,没有卖掉,老公被法院县赏了
老公被法院悬赏通常意味着他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这可能会对你的信用记录和共同财产产生影响。例如,你们的共同财产可能会被法院查封或冻结,以执行相关判决。此
债权转让应明确的重要事项有哪些
债权转让需明确三事项。一、确认债权可转让性,避免法律限制。二、及时通知债务人,确保转让有效性。三、协商确定增加费用的承担方,保障双方权益。
都是口头说的。你能不还吗?
你好:可以起诉解决,要求归还
我耍了个男朋友他转了我1000
如果认为男朋友是以恋爱为名骗取钱财,首先保留相关证据,如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然后尽快报警,向警方说明情况并提供证据。警方会进行调查,如查实存在诈骗行为,会依法
被恶意下款要求五天双倍还款
除了报警,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黑网贷强制下款:1.保留相关证据,如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以便后续维权;2.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如银保监会等;3.咨询律师,了解
朋友用我的身份证注册了个微信号,他欠别人的钱和我有关系吗?
法律角度下,您应尽快与朋友沟通解决身份证被滥用问题,并向微信平台申诉。若涉及法律纠纷,可寻求专业律师协助,明确责任界限,保护自身权益。
把砖厂电停了鼓咋了5万元收款
你好,为了方便更好的给你解答问题和诉求,请再简单说一下具体案件情况。
主讲律师
邓悦
邓悦
江西-南昌
擅长:婚姻家庭、劳动纠纷、证券投资
6
已帮助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