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候可以约定债务由一方偿还吗

更新时间:2021-04-15 12:20
离婚时候可以约定债务由一方偿还吗
旷良勇
湖南湘驰律师事务所
旷良勇
律师解答
离婚时可以约定债务由一方偿还,但是双方对共同债务的约定不具有对外效力。法律规定,夫妻离婚需要承担共同债务,承担的方式是首先应当由共同财产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时双方协议所有债务由一方归还可以吗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人
夫妻离婚后,债务可以一个人承担吗
离婚时候,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承担,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个人债务,离婚后还是由双方偿还吗?
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欠下的债务,应当由夫妻共同承担(在夫妻间明确财产归个人所有的除外)。当夫妻离婚时,应当用共同财产偿还。
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后一方可以偿还吗
夫妻婚姻存续期间发生的债务,在没有事先特殊书面约定前提,属于夫妻共有债务,一方婚前的债务,如果借得钱款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也属于共有债务,需要夫妻一起承担偿还
离婚债务的清偿
离婚债务的清偿
离婚债权债务
夫妻离婚债务可以由一方承担吗
夫妻离婚,可以约定债务由一方承担。但共同债务,对外不能以此约定对抗债权人
如果双方离婚,债务可以归一方吗
你好,如果对方同意是可以都归一方的,但只对内有效
离婚了一方个人债务需要一起还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
离婚债务可以由一方承担吗
你好!夫妻共同债务,双方可以协商由一方承担;不过对债权人没有法律效力,只在夫妻之间具有法律效力。
王律师你好。女儿和女婿的事。女婿让女儿和我母亲断绝母女关系
从法律角度,女儿应坚决拒绝女婿的要求,并明确告知其无权干涉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如果女婿继续坚持或采取不当行为,女儿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维护自己
我问二伯是不是直系亲属
法律分析:伯伯不是。直系亲属就是相互之间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与子女、外祖父与外孙子女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
女儿是否有权与儿子争夺房产权益?
女儿有权争房产权益。如父母无遗嘱或未排除女儿继承,女儿可与其他继承人协商分配或提起诉讼。若父母有遗嘱且明确排除女儿继承,则女儿需尊重遗嘱,但可寻求其他法律途径保
女朋友带我回家他爸知道了
如果女朋友是未成年人,你带她回家且涉及不当行为,可能构成违法。家长可报警,你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建议尊重未成年人权益,避免违法风险。
律师您好我想咨询婚姻方面一些问题
除了签订离婚协议外,夫妻双方还需要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在申请时,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结婚证等。婚姻登记机关会对双方提交的离婚协议进行审查
父母不让孩子上高中
可以。未成年子女可通过监护人或相关机构提起法律诉讼,要求父母履行教育义务。根据不同情况,法院可判决父母支付教育费用、协助孩子入学等。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孩
男人不圆房,还不去医院检查身体
如果男人不圆房且不去医院检查身体,你可以考虑先尝试与其沟通解决。如果沟通无果,可以选择报警,并向警方提供你收集到的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记录、监控录像等。警方会
主讲律师
旷良勇
旷良勇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婚姻家庭、债权债务
251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